新浪财经

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

东方网

关注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

——西洽会签约项目折射西部投资之变

新华社重庆5月26日电 (记者李晓婷)灯光绚丽的舞台上,精彩的民族舞蹈打开青海品牌推介活动序幕;宽敞明亮的展厅内,“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吸引往来客商驻足;热火朝天的全球采购对接会上,来自28个国家的采购商与西部企业对接洽谈……

5月23日至26日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现场集中签约重大项目196个,创历届新高。与往届相比,本次签约项目呈现投资来源更广、领域覆盖更广、更加突出补链强链延链和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签约项目呈现新特点的背后是近年来西部地区投资理念之变,西洽会10余个西部省区市的展馆里,变化正在上演。

走进主宾省四川馆,一架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暴风1号无人机吸引游客注意。“今年展区更加注重体现川渝合作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展区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西部地区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来馆咨询的国外客商越来越多,“仅开幕式首日,就有50余家采购商来到四川馆谈合作、找项目、觅商机。如今签约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方面,更多考虑企业发展能级和产业链匹配程度。”

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西部地区招引项目的理念逐渐由“看产值”向“看新质”“看匹配”转变。

“根据产业布局招引企业,更多考虑企业能为当地整体营商环境带来什么。”重庆市璧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响说。本届西洽会上,重庆璧山与日本企业AFC-HD 阿姆斯生命科学株式会社签约,将投资建设190亩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原材料加工生产线,保健品、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线和药品生产线,项目落地后将助推璧山生命科学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持续强化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实施现代产业、未来产业迭代计划,逐步呈现出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的良好态势。招商引资有数量,但更看重质量。”重庆市渝中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王永强表示,借西洽会“东风”,紧紧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在广泛引商、大力招商的同时,精心选商、精准聚商,落地更多“重量级”项目。

本届西洽会上,甘肃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38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203.59亿元;青海省“大美青海·生态品牌”主题推介活动,组织86家经营主体参加展览,邀请往来客商体验唐卡、青绣等非遗文化,品尝高原特色美食;“投资西部行”活动现场签约26个项目,还组织客商实地考察调研重庆本地产业与环境……

前不久,来自浙江舟山港的“创新5”轮成功首航重庆,开创了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进入长江上游的先河。而这一首航背后,正是来自西洽会上的一个“合意”。去年西洽会期间,重庆高速航发集团与宁波舟山港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舟山—重庆”江海直达新航线开通。

“越来越多的东部地区企业和海外企业会选择落地西部。”采访过程中,多个招商部门负责人说,西部地区逐步发展出各自的特色优势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国际化营商环境也逐渐完善。

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国际物流通道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西洽会上发布《中国—东盟投资贸易法律政策指引》,为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和经营提供全面、准确的法律指导;西部各省份持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让企业发展更舒心、更顺心、更安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以政策支持企业,以服务方便企业,以机遇吸引企业。”李响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