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本市发布35条举措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记者昨天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于近日发布,共9方面35条工作举措,涵盖准入、监管、执法、服务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在营商环境改革中的职能作用,助力首都经营主体更好发展。

全面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方面,方案提出4条工作举措。其中,开展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梳理归纳经营主体登记全业务类型、全流程环节的办理条件、规范要求、审查要点等内容,形成标准化、专业化业务指导与规范指引。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拓展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签章融合应用,实现经营主体登记更自主更便捷。

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方面,将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商业银行、天然气管网和供水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大监督检查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聚焦“一老一小”、医疗美容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加大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力度,严查网络刷单炒信、虚构交易数据等虚假宣传行为。

大力推广合同示范文本方面,将修订加工合同、定做合同、承揽合同等合同示范文本,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科技类培训机构、错时停车位租赁等具体领域合同示范文本。

方案提出,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其中,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对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除被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细化“柔性执法”措施,完善市场监管部门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结合执法实际及时修订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同时,推进京津冀市场监管服务改革协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度合作。新增京津冀更多区(市)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

在提高涉企服务质效方面,提高数字服务能力。通过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加强数据共享互通等为企业群众办事增便利。通过“京通”等途径发布最新政策规定,推送风险提示信息,为企业提供法律合规查询服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