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图)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天津日报

走进位于滨海新区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身穿白色长褂的研究员张英驰正在埋头忙碌,指导工作人员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的表面标记进行检测……

在外行人眼中,张英驰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相似。而他和团队人员深知,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结论,都在以细微的变化记录着他们的成果,为最终的研发目标——高质量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即使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大,张英驰也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从他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一种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状态。用他的话说:“在探索的路上,勇者不会止步。”近日,张英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之所以从事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的研究,除了与自身所学专业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曾看到的一幕幕场景深深烙印在了心底。

“我最初做儿童血液病研究,头几年因为工作原因,能见到患血液病的小朋友,他们很痛苦,可当时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那么可爱的孩子,不该承受这些……”张英驰叹了口气。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给患病儿童带来治愈的希望。“我们要从临床中发现的疑难病例出发,归纳总结科学问题,研究儿童血液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推进儿童血液病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实现对儿童血液病患者的精准诊断和精准干预。”

近年来,细胞与基因治疗是国际医学前沿重点发展领域。2021年,张英驰积极投身到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工作中,致力于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从理论研究走向临床实践、从实验室瓶瓶罐罐中的科研“心血”走向产业化,同时牵头负责建起我国北方最大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生产基地。该基地包含免疫细胞、干细胞和病毒3套生产车间,共9条独立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可提供病毒载体、质粒、干细胞等研发和生产服务,能帮助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带出实验室,转化为产品。张英驰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生产出自己研发的用得起、质量好、等得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

这几天,在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张英驰他们正在对一款治疗肿瘤的新型免疫细胞药物做试生产前的准备,成功后将开展临床试验。张英驰透露,此前京津冀地区的这类科研成果,在完成小试中试后,只能被运送到江浙沪地区转化。“现在,天津投资2亿元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生产基地,临床级细胞药和基因治疗产品都能在这里试生产,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转化周期和成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