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京东健康探索AI赋能心理诊疗新模式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在心理干预领域,包括情绪调节训练,睡眠管理训练,人际关系演练等方面在内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与人工智能进行很好的结合。”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发布会当日举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在会上表示,如果AI赋能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结合能够进一步关口前移,将有望进一步预防因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些悲剧事件发生。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教授陈祉妍表示,人们关于自我调节、人际交往、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科普需求快速增长,心理健康素养亟待提升。但在需求激增的同时,目前我国有合格执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资源较为有限,公众对心理咨询仍存在较大认知门槛。

心理治疗是否有效、进行线下心理治疗会不会被歧视?……种种顾虑让大部分公众不愿意主动尽早开展心理干预。

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线服务具有私密、便捷、智能的特点,能够很大程度解决传统心理服务模式存在的服务痛点。互联网还可以实现专业服务资源的高效链接和精准匹配,能够有效补齐心理健康行业供给不足的短板。为此,京东健康率先在精神心理专科领域开展了互联网医疗服务,2023年将精神心理中心升级为“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为处于不同阶段和场景下的需求用户,匹配到更适合、更实惠的服务方式。

“心理健康行业要打破‘精英’服务的思维意识,并不是线下的一对一、收费高昂的咨询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凯文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大,传统心理咨询师培养模式难以满足老百姓对于心理咨询。互联网技术让心理咨询成为人人可以获得的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解决心理咨询资源短缺的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师注册系统委员田成华表示,在心理测试方面,大模型应用可以取代半数以上的人工操作,可及性和效率都有大幅的提升。另外,AI还能辅助精神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明显提升治疗水平。

会上,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正式发布了基于心理大模型的AI心理陪伴师“聊愈小宇宙”。据介绍,该模型基于“京医千询”大模型进化,区别于通用大模型,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丰富的立体化“人格”,具有更符合人类逻辑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此外,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还针对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推出了多模态辅助诊断工具,帮助提升心理咨询和线上诊疗质量和效率。同时,京东健康自主研发的数字疗法产品“睡眠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已经获批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能辅助完成全周期睡眠生理指标的监测,为医生的诊疗和心理咨询师的沟通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

目前,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正以大模型技术为驱动,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的精准匹配和高效传达,助推行业提质增效。

(图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