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户入驻4年无法经营反遭“一夜清场” ? 一知名商场被判定“虚假招商”

封面新闻

关注

5月24日,武汉市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认定武汉大本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大本营)在“泛悦·城市奥特莱斯”招商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给予罚款35000元的行政处罚。

此前,多个商户向封面新闻记者反映,他们被大本营公司以“武汉首个品类最全、品牌最多的城市奥特莱斯、品牌数量近300个、300家奥莱零售品牌”“60万高校客流”宣传招商,入驻后发现宣传中的大品牌并未入驻;商场三四年未能正常开业,将转手他人;十多家商户的物资被搬走、清空,下落不明。

封面新闻对此报道后,武汉、荆州、襄阳多个市民反映,他们多年前购买的商场铺面,被大本营公司以“20年保底承租”宣传下拿走经营权,但陆续被单方面要求重新签合同、下调收益,并出现了拖欠租金及分红情况。

对此,武汉大本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的所有行为都是根据合同按流程处理。

多家商户物资被商场“一夜清空” 

市监局认定商场“虚假招商宣传”

多名商户介绍,“泛悦·城市奥特莱斯”原本是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南国大家装”建材商场,2018年转型为“泛悦”系购物商场,宣传要打造“武汉首个品类最全、品牌最多的城市奥特莱斯、品牌数量近300个、300家奥莱零售品牌”,将在2019年12月21日开业。

在此宣传下,仲女士被作为主力店引进,在一楼开起一家700平米的酒吧。“大本营的招商宣传册及商铺区位图显示,一楼招商了麦当劳、华为、阿玛尼、周大福等十多家知名品牌,但我装修入驻后,发现这些品牌实际都未入驻。”

仲女士称,所谓的300家零售品牌,直到2023年商场转手之前,几乎都没有出现,“楼层导航牌上,五层楼一共只有20多家商户,空余部分全是围挡,上边‘即将开业’的宣传挂了几年。”

李先生称,疫情之后商场也一直没有正常开业,电灯、电梯经常是半开启状态,“后来我们直接把门锁了。2021年8月,商场发来追讨函,追讨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租金、装修金、推广费100余万元。我们认为他虚假招商、商业欺诈,导致我们无法经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立案调查期间,我店内物品被人搬走。”

商场五楼一家餐厅老板介绍,商户一直希望与商场共进退,共同盈利,“我是坚持到2022年,正常交租,坚持经营,最后实在没生意关门。2023年底,大本营公司将商场托卡马克公司运营,我店里物资被搬空,不知去向。”

5月24日,武汉市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处罚结果,认定大本营公司在“泛悦·城市奥特莱斯”项目宣传过程中,“武汉首个品类最全、品牌最多的城市奥特莱斯、品牌数量近300个、300家奥莱零售品牌”“项目周边3-5KM范围内18-28岁年轻群体--60万高校学生”等内容,存在虚假宣传、引用数据未注明出处,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同时给予罚款35000元的行政处罚。

多个商场小业主被拖欠租金及分红 

质疑商场运营者“两头吃”

武汉、荆州、襄阳多个“泛悦”“南国大家装”商场小业主反映,七八年前,南国置业开发了上述品牌项目,他们在“20年承租,保底收益”宣传下购买铺面,统一交给南国置业旗下的大本营公司运营,被大面积拖欠租金、分红。

“南国置业当年宣传包租20年,每月有6.5%到7%的保底租金,每年分红,宣称一铺养三代。我花了20多万茶水费打点销售员,买到100多平铺面,至今没拿到过一分钱的分红。”业主刘先生说,20年租期被拆分为5年一周期,今年10月份第二个租期到期,大本营公司要求解约、重新签订合同,要求对半下调租金,什么时候盈利什么时候分红。

“我拒绝续签合同,他们单方面发函解约,继续把我的铺面占着外租。疫情期间,要求我们免除3个月租金,减半6个月租金,我们不同意,他们强行扣除了一个月租金。”襄阳业主乔先生称,他起诉大本营公司,要求撤销解约,并追讨拖欠的租金。最终法院判令解约有效,要求大本营公司补齐拖欠的租金,另按照其他商户新签订的合同金额支付铺面占用费,并按此标准支付到返还商铺为止。

“大本营公司以商场需要整体经营、维护经济稳定为由辩解,要求继续使用铺面。法院以避免商场后续混乱,避免商场业主整体利益受损为由做了上述判决,实际上是自动续签了新合同。”乔先生认为,该判决剥夺了他对铺面的自主支配权,他正在准备上诉。

裁判文书网显示,襄阳一名商户入驻一年半后,因商场燃气交付不达标、消防安全许可缺失、围挡施工导致3次延期开业、停业整顿;开业一年半商户入驻不足50%,商场人气不足、商户无法正常经营。商户向大本营公司提出解约,被大本营公司扣押保证金,追讨违约金1.2万元,追讨一年的租金、管理费、装修基金、营销推广费15.6万元。最终,法院判定业主提前解约行为违约,考虑到商场延迟开业、商铺损失等情况,将违约金减为2000元,装修基金、物业管理费等减为3.6万元。

刘先生认为,南国置业、大本营公司通过宣传吸引业主买商铺,又通过格式合同随时解约、重新签订合同下调业主收益,“一方面说亏损不能分红,把风险转嫁给小业主。另一方面无法向商户兑现经营预期,又根据合同单方面解约、追讨租金,强行清铺。道理全站在他们那边,对业主和商户两头吃。”

商场回应“一切都是按合同来” 

愿“承担清空店铺物资法律责任”

天眼查数据显示,南国置业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全国打造、运营多个“南国大家装”“泛悦系”“洺悦系”“泷悦系”住宅、商业项目。该公司近些年被多个法院强制执行30次,2021年被列为限制高消费名单。

大家装”商场(受访者供图)

其子公司大本营有55次因租赁纠纷、合同纠纷、广告纠纷等原因被起诉,近5年有44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其中,今年5月20日因被两个商户起诉,而被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1.99万元。

大本营公司负责人朱先生接受采访时介绍,最近两次强制执行,是因为根据合同无法履约,“与业主商量以起诉方式,通过判决执行。”

朱先生称,“泛悦·城市奥特莱斯”的商户拖欠租金,公司按合同约定下达沟通函、解约通知,公司有权按合同约定进行清理。“但这十几家商户我们没动,是新运营方托克马克公司拆除、清空了物资。”

朱先生承认,前期的招商宣传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商场最高峰有260多家商户签约,与300家相差不多。后来因疫情影响,商场经营出现问题,三四年以来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关闭。商户入驻是一种投资,投资有风险,商户应该知道并承担这种风险。”

多个商户提供2022年、2023年的照片显示,商场内处于漆黑状态,楼层导航图中只有3层楼的20多家商户名称。仲女士认为,大本营公司的虚假招商宣传得到市场监管局的认定,而这种虚假宣传导致商户无法经营才出现欠租,“责令整改和消除影响,实际上已经无法执行,我们会继续就此追究大本营公司责任。”

记者询问朱先生,所谓的260家商户是否真正入驻,是否可以提供名单随机抽取联系方式验证。朱先生表示,商户拍摄的先照片是某些时间的情况,“260家商户名单和联系方式可以提供一部分供验证。”

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上述名单资料。

朱先生表示,武汉、襄阳和荆州商场,因为亏损没有给业主分红。“即便经营困难,基本的租金收益还是尽可能在支付,只有少部分人没收到。”

25日下午,武汉托卡马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无法证明商场内商铺物资不是该公司拆除、清空,“大本营公司说是我们拆的我们就认,该赔偿赔偿,我们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目前,已有多个商户就物资丢失情况,前往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珞南派出所报案。警方表示,案件还在抓紧办理中。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