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特区”携手“老区” “双向奔赴”跑出产业协作“加速度”

政府网站

关注

转自:汕尾发布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通报了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情况。其中,深圳-汕尾结对帮扶协作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据了解,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汕尾指挥部”)充分运用政策、区位、机制等优势,着力推进市、区两级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和深圳-汕尾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动能。

共建园区 携手搭台

蓄势赋能产业协作

产业转移的核心不仅在于要“转进来”,还要“接得住”,让项目能够落地,让企业能够发展。如何为产业项目落地“保驾护航”?汕尾指挥部贯彻落实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有效发挥毗邻深汕合作区独特的“特区就在家门口”区位优势,立足各自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禀赋,将产业园建设作为对口帮扶协作重点任务,促进两市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过去一年,深汕两地深化交流互访,印发《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建设位于深汕合作拓展区的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抢抓深汕合作区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历史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吸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落户园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配套基地;同时,积极推动与深汕特别合作区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工作,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拓展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区和拓展区交通一体化发展。

今年1月20日,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在深圳市的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城市中率先成立园区管委会,并率先发布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人才引进、企业用电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奖补,推动深汕合作的强大势能从深汕特别合作区外溢至整个汕尾,树立了区域深度合作先进典范。

此外,按照“市统筹、县协同”的原则,在两市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光明-城区”“龙岗-海丰”“罗湖-陆丰”“坪山-陆河”4对结对区县也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积极推动县级特色产业园、省级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多种形式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成绩显著: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陆续从深圳引入33家企业,助力园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679亿元;陆丰康佳产业园通过康源公司产业链招商方式共引进上下游企业6家,半导体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汕尾高新区已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1个,其中比亚迪二期汽车零部件项目厂房全部完成验收;海丰产业园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个,佰盛科技等29个项目正加快建设中。

“反向飞地” “链”接市场

助推两地共融共赢

2023年11月,汕尾市城区创新岛 (光明) 揭牌;2023年12月,汕尾陆河创新岛(坪山)揭牌……过去一年,汕尾指挥部积极推动“反向飞地”建设,以“反向飞地”“链”接市场,助推两地共融共赢,奏响了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反向飞地”是可实现研发与生产联动、供应链与产业链融合,进而促进两市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区域合作共赢新路。如何借“他山之石”推动产业经济发展,“飞”出新思路、“飞”出新局面?汕尾创新岛以“一岛多礁”联动发展的“反向飞地”新模式,充分运用了创新岛物理空间,依托大湾区名校大院的创新资源,有效打造汕尾异地科技创新生态,全面赋能汕尾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提升。

汕尾创新岛(深圳)便是“反向飞地”的典型代表。据悉,早在2021年,汕尾创新岛(深圳)就正式启动运营,汕尾创新岛(深圳)依托深圳高端人才多、创新设备先进以及离岸创新成果多等优势资源,形成了“研发设计在深圳、转化落地在汕尾”的创新生态和“反向飞地”模式,当前,汕尾创新岛(深圳)已入驻企业(创新团队)73家,已注册落地汕尾公司27家,其中,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7家,1家企业申报认定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完成各类知识产权申报共计200余项,已有4项科技成果在汕尾转化落地,推动我市与深圳市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在汕尾创新岛(深圳)运营基础上,汕尾指挥部积极利用区县结对关系,大力推进区县级“反向飞地”建设,2023年,汕尾陆河创新岛(坪山)、汕尾市城区创新岛(光明)先后设立。

可以说,汕尾创新岛借助深圳市技术优势和创新资源,跨区域解决了我市企业升级技术瓶颈,为我市科技成果来源带来了新的增长极。从打造出第一个“反向飞地”,到如今的“反向飞地”集群,汕尾创新岛从孤岛迭代到岛链,在“你来我往”中,深圳与汕尾跨越式产业协作也正在加快形成。

民生帮扶 强化保障

培育营商环境“金土壤”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而民生服务保障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要素,教育、医疗帮扶带来的优质资源,能够为来汕尾投资的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企业来到汕尾兴业集聚,同时也能更好地留住汕尾本土企业。

汕尾指挥部坚持“抓产业就是抓环境抓形象”,将社会民生事业帮扶与产业协作共建相结合,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持续推进教育、医疗等重大民生项目帮扶,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在医疗方面,深圳投资16亿元援建深汕中心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显著提升汕尾地区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在深汕中心医院的辐射带动下,近两年汕尾市重症患者外转数量减少逾12%,市外患者就诊人数约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超12%;汕尾市域内住院率增加4.1%。同时,深圳还安排帮扶资金8亿元援建深汕中医院,2023年5月9日,深汕中医医院正式开工奠基,填补了汕尾市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空白,标志着汕尾向区域医疗高地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教育方面,从幼儿园、中小学、职高技校到本科院校建设,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智力人才“软件”支持,深圳携手汕尾在教育帮扶上持续发力。出资5亿元援建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填补了汕尾本科院校的空白,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双一流”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扎根办学的校区;2023年,深圳选派64位老师支教汕尾,分布在汕尾35所学校和4个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带领180多个班近千名学生,其中多数老师在学校挂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给汕尾的基础教育带来显著提升。

对口帮扶助力产业振兴,山海相望的“特区”和“老区”,正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中携手共进,跑出“加速度”。下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将按照“机制引领、规划先行、招商协同、项目为王”的思维,继续加快推进共建园区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汕尾日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