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短短数日募款逾7万!百年传承,通道已开启!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百年历史秉宏愿

硝烟之上熠星光

从1924到1951

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犹如一颗璀璨星辰

在烽火硝烟中熠熠生辉

大夏大学(中山北路)

她坚韧不屈

始终秉持光大华夏之宏愿

砥砺前行

孕育出了一批批卓越英才

他们或是周扬、冯白驹等

矢志救国的爱国志士

或是陈子元、胡和生等

以科学照亮未来的院士

抑或是王元化、陈旭麓等

学贯中西、才情横溢的学者

大夏大学的教授们

以笔墨为剑 以智慧为刃

郭大力首译《资本论》 启迪民智

吴亮平译介《反杜林论》播撒真理的火种

他们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书写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赞歌

百年大夏

虽经历战乱洗礼

但始终倡导

“教员苦教、员工苦干、学生苦学”

的“三苦”精神

书写了一幅短暂而辉煌的

教育救国历史长卷

思群堂

大夏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 愈发明亮

“自强不息”

“服务国家 曰公曰诚”

成为一代又一代的

华东师大人

不断前行 追求卓越的指引

大夏大学“自强不息”校训5月18日

在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

即将到来之际

华东师范大学携手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正式向全球发起

短短数日

大夏大学校友、

师大人、爱心人士纷纷响应

向华东师大献上了一份份甜蜜的告白

展现了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表达了对传承

“大夏精神”的坚定支持

美国校友会北加州分会会长

80级外语专业张逸平校友

在第十届全球校友联谊会联席会议上

得知基金发布的消息

立即为基金捐赠1万元

光大华夏·百年纪念基金

不仅仅是为了校史的延续

其真正的意义在于

弘扬大夏大学先辈们

以教育救国的崇高精神

同时激励师弟师妹

和各时代校友同心协力

助力母校成为国际顶尖的大学——张逸平校友

一位匿名校友在得知基金发布的消息后

立即打电话给他母亲(大夏大学校友)

她母亲当即捐款1万元

“向大夏大学致以最后的敬意

祝福华东师大越办越好”

——一位匿名校友和母亲

另一位董姓校友在5月2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向基金捐款520元

此前她也曾多次向母校捐款

作为一名普通的师大学子

我只是做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表示我心意的小事

我父母曾在华东师大系统任教二老朴实勤勉、积极乐观、心系学校

关心下一代教育

父母的教育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

希望能将父母的精神

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一位董姓校友

捐赠的留言墙上

写满了对大夏大学和华东师大的

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

“为延续光大华夏精神出点滴之力”

“大夏大学,百年荣光,

我们永远铭记你的历史与辉煌”

……

各样的捐赠故事

诉说同样的情怀

这些大爱善心与“大夏精神”

将共同凝聚成

教育强国的宏愿

为了回馈广大爱心捐赠者

每一位参与“光大华夏·百年纪念”

基金捐赠者都将获赠

由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

2022级硕士研究生程羽瑄原创设计的

大夏百年纪念印章

或大夏百年定制版手机支架

大夏百年纪念印章

“大夏大学倡导‘三苦精神’

师生合作和创造精神

希望能通过篆刻

这一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

将‘大夏精神’继续的保留和传承下去”

——程羽瑄

为传承和发扬“大夏精神”

倾注点滴之力

即可开启爱心捐赠

项目募集款将全部用于资助

纪念大夏百年

华东师大文化传承品牌项目的建设

“光大华夏·百年纪念”基金捐赠通过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公开募集,以自愿为原则,在校师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个人或集体均可捐赠,捐赠金额建议为100的倍数,也可自定金额。如需申报抵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可开具纸质捐赠收据,捐赠时请选择邮寄收据。募得基金款项将纳入基金会管理。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捐赠人名单并颁发电子捐赠证书。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 大夏书院

采访 | 徐心成

编辑|徐心成 王姝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