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凝聚众人心 共建“和谐家”

兵团日报

关注

十二师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社区召开“群众议事会”,邀请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一道对小区改造相关事宜进行协商(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5月11日,十二师三坪农场屯坪社区迪祥佳苑网格党支部举办亲子绘画活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通讯员 徐瑛

构建严密组织体系,形成工作运行机制,十二师7个团场党委、1个片区党工委、41个社区党总支(党支部)、210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实现全覆盖,凝聚区域治理合力;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各社区积极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车”“连心桥”等智慧平台,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

近年来,随着兵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十二师城镇化建设跨入高速发展期,面临人口增加、城镇治理承压明显等诸多挑战。为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十二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探索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党的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建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氤氲在咖啡的香气中、烧烤的烟火气里……如今,一〇四团老君庙景区已成为十二师的地标性场所。而过去,这里一到夜间,路边就支起宵夜摊,环境脏乱差、车辆到处停、经营无证照,居民们不堪其扰。

按照十二师推行的“党建引领、社区(连队)吹哨、部门报到”做法,一〇四团西城北社区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街巷秩序大为改观,切实提升了城市地标“颜值”,赢得周边商户居民的一致好评。

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幸福,千头万绪中更显纷繁复杂,何以破解?

近年来,十二师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管理服务进网格”要求,坚持基层党组织与楼院小区同设置、网格党建与社区治理同推进,构建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全力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向心力。

明责,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区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涉及基层治理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加强党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领导,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

赋权,建立师、团、社区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推动社区“大党委”实体化运行,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统筹区域物业、保安、网格、业主委员会、社区警务室和驻区单位等各支力量,加强兵地联动,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和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扩能,紧盯居民需求,先行试点社区牵头筹建业主委员会,建立“1+3+5”的基层治理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为主体,引领监督委员会、协商理事会、党群议事会、共建联席会、居民代表会等五类基层自治组织协同管理,每月至少召开1次议事协调会,协商解决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公共设施改善、车辆停放管理和物业矛盾纠纷等问题,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十二师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社区、小区、党员中心户逐级联系到底,自下而上收集社情民意,解决辖区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十二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梁金丽介绍道。

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一度被破坏、黄土裸露的绿地被修复,如今的屯坪小区绿树成荫;迪祥佳苑小区原有的卫生死角,已变身为居民的睦邻休闲点;小区里建起了群众大舞台、有了娱乐活动场所,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近日,谈起加强小区网格党建后带来的种种变化,三坪农场屯坪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亚鹏说。

屯坪社区是三坪农场面积最大的社区,管辖9个居民小区,195家企事业单位,600余家商铺门面,摊子大、社情复杂。近年来,屯坪社区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把基层党组织的“根”扎进小区网格,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群众议事会”工作机制,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仅2023年就解决矛盾纠纷、法律咨询、停车管理等民生实事1000多件,发现并及时处理飞线充电、楼道堆放杂物、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300多个。

近年来,为破解过去“单向发力”基层治理困境,十二师坚持条块结合、抓牢上下联动,以“党员入格、一网兜底”为抓手,不断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起一线聚集、一呼必应的动员体系。同时,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创新搭建居民协商议事便捷平台,组织发动职工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内生动力。

如今,十二师7个团场41个社区积极创新构建议事协商机制,以社区党总支为轴心,推行“议事协商工作法”,结合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微信智慧平台等线下线上阵地,多环相扣、多网融合,全面掌握、高效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

以党建这根穿着“红线”的“绣花针”为引领,十二师摸索走出了一条“党旗举起来、资源统起来、队伍强起来、服务活起来”的实践路径,凝聚起区域治理强大合力。

增强基层治理“源动力”

培育“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让居民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探索“社区—物业联合体”“红色邻里”“红色物业”等试点做法,提高社区物业服务质量;推行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职业化体系建设,拓宽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

近年来,十二师坚持聚焦基层、抓好能力提升,构建一网通办的队伍体系,破解坐、等、观、望等基层治理难题,以社区工作“全岗通”工作机制为抓手,实施社区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提升物业管理能力,鼓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与社区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社区党组织带动引领辖区物业企业开展环境卫生死角清理、飞线充电整治等活动;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鼓励引进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自建房片区、老旧小区等无物业小区,不断开创“党建+”体系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小区是老旧小区,存在诸多问题。2023年,锦绣家园社区通过落实“全岗通”工作机制,首先进行了社区体检,梳理出非机动车乱停放、电动车飞线充电风险高、物业保洁维修服务频率低等主要问题。

在西山农牧场党委支持下,锦绣家园社区召开“群众议事会”,邀请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一道协商,对小区进行系统改造。同时,社区在团场相关部门牵头下,约请物业工作人员和业主委员会代表共同研讨,拟定了一份居民满意、物业可行的物业服务质价双提升方案。物业企业也承诺保障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频次,并接受各方的不定期抽查。

如今,小区治理顽症得到解决,物业服务也跟上来了,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十二师坚持民生为重,构建一体落实的服务体系,破解“大水漫灌”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打造开放式社区服务大厅,加强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自助服务设施,建成“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工作平台,深化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和“民意直通车”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五老”人员作用,擦亮十二师老干部工作“银领先锋”党建品牌;建立社区法律工作室,推动“法律进社区”,培育“法律明白人”,铺就居民“幸福路”,共建共享“和谐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