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赚了汾酒300亿元

酒业内参
今年是山西汾酒复兴计划中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在如此重要的节点,华润的减持会否影响山西汾酒的“江湖排名”?
中国房地产报 苗野/发自上海
一则减持公告,“炸”出了汾酒和华润不同的待遇。
5月20日晚间,山西汾酒发布公告,二股东华创鑫睿(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创鑫睿”)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00万股,即不超公司总股本的0.6558%。
截至公告日,华创鑫睿持有山西汾酒1.3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1.16%。华创鑫睿为华润创业与汾酒合作专设的子公司,其中华润创业持有80.62%股份,华润创业联和基金一期持有19.38%股份。
尽管公告提出,此次减持主要是由于基金到期退出安排,华润创业不会改变对山西汾酒的信心和认可,并将通过华创鑫睿继续持有山西汾酒股份,没有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但“华润系”的减持行为让曾经的“汾老大”股价连续三天应声下跌。
5月21日,山西汾酒领跌白酒板块,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单日跌幅1.22%,收盘价261.33元,相较前一交易日总市值缩水近40亿元。5月22日收盘,山西汾酒报259.42元/股,下跌0.73%。5月23日,山西汾酒继续下跌0.76%,收盘价报257.45元/股,三天市值蒸发约87亿元。
再看“华润系”,若按照山西汾酒5月20日收盘价264.57元/股,减持上限800万股计算,此次华创鑫睿套现约21亿元,而华创鑫睿所持山西汾酒的股权总价值近360亿元。也就是说,2018年华润花了51.6亿元入股山西汾酒,短短6年时间,华润账面浮盈超300亿元,还不算这些年的分红收益等。
一边是双方在5月8日刚刚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另一边是华润紧跟着的减持套现,这对于高举“复兴”大旗,冲刺行业前三甲的山西汾酒而言并不是好消息。山西汾酒在2023年首次踏入300亿元营收俱乐部,那2024年力争挺进行业“老三”的升级战中,华润的助力被打上了问号。
半年两次减持
这是华润第二次减持山西汾酒。
首次减持是在2023年三季度,华创鑫睿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山西汾酒270万股,持股比例由11.38%降至11.16%。彼时,限售期刚满,减持新规尚未露面,因此这一举动并未公之于众。当时山西汾酒的股价在200元/股上下,华润低调套现数亿元。
半年后再减持800万股,华润的举动引发市场遐想。
“华润此举或基于对山西汾酒未来业绩的判断。”某券商分析师认为,白酒行业景气度承压,山西汾酒过去三年营收高增速或难以为继,2023年全年营收增速已从2022年的31.26%降至21.8%,汾酒需在弱景气度下找到自身竞争优势。
整体来看,2023年,山西汾酒的前十大股东中,4位增持,2位减持。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华润投资汾酒获得了很好的收益,能够形成任期内的效益所以减持。汾酒值得长线持有,华润减持是正常投资套现,不影响对汾酒投资价值的看好趋势。
华润与山西汾酒的联姻,始于国企混改的大潮。
2018年,山西汾酒的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汾酒集团”)以协议转让的方式,作价52.04元/股将山西汾酒9916万股股份转让给华创鑫睿,交易涉及总金额51.6亿元,由此华创鑫睿持有山西汾酒11.4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希望通过本次投资,为上市公司在市场营销和公司运营等方面带来协同价值。”这是华润当初入股山西汾酒的初衷。此后,“华润系”背景的董事、高管人员陆续进驻山西汾酒,并深度参与山西汾酒的日常经营管理。
受益于华润的管道共享,山西汾酒近几年业绩稳步增长,并实现省外市场扩张。2019年,山西汾酒营收为118.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关口,其中省外营收也首次超过省内,占比达50.12%。此后几年,山西汾酒营收逐年攀升,并在2023年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9.28亿,净利润亦稳步增长至104.38亿元,创历史新高,省外营业收入占比为61.57%。
加入华润力量之前,山西汾酒的营收长期徘徊在40亿元水平。当然,山西汾酒给华润带来的利益也是可观的,仅股权账面浮盈就超300亿元。
在5月8日的签约仪式上,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表示,华润投资入股以来,汾酒不仅在内部管理、品质提升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优质增长,在资本市场也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和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华润将继续与汾酒深化合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探索更多的合作机会
据了解,未来双方将在管理提升、市场营销、产品研发、数智赋能等方面展开纵深合作。
“汾老大”的期待
“2024年力争营收同比增长20%左右。”5月17日,在山西汾酒举办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管理层再次重申了年度目标。
“袁清茂时代”的山西汾酒首次跨入300亿元大关。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汾酒实现营业收入319.28亿元,同比增长21.8%;归母净利润104.38亿元,同比增长28.93%。自此,山西汾酒成为第4家年收入超300亿元的酒企。
乍一看似乎还不错,但对比就会发现,在连续7年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背后,山西汾酒的整体增速在放缓。2021年 和2022年,山西汾酒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2.75%和31.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则为72.56%和52.36%。
未来山西汾酒还能不能继续高增长了?这或许是华润和投资者们最想要知道的答案。
作为曾经的“汾老大”,现任山西汾酒董事长袁清茂在2021年掌舵后,就提出了品牌复兴的概念,剑指“三分天下有其一”。
从2023年各家上市酒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贵州茅台独占鳌头,实现总营收1506亿元,同比增长18%。五粮液随后,营收833亿元,同比增长13%。排名第三的洋河股份,营收331.26亿元,同比增长10.04%。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都闯进300亿营收大门,以319.28亿元、302.33亿元分列第四和第五。
在营收上,山西汾酒离霸榜13年“老三”的洋河股份发不到12亿元,但“老五”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差距也只有不到17亿元。但就净利率而言,泸州老窖2023年已接近44%,山西汾酒则在30%以上,相对较弱。
在市值上,5月23日山西汾酒3141亿元的市值稍稍胜过泸州老窖(2703亿元),排名酒企第三,仅次于贵州茅台(2.13万亿元)和五粮液(5962亿元),“老三”洋河股份的市值只有1444亿元,大体是山西汾酒的一半。
“‘清香天下’的市场布局,已经初步形成。”袁清茂在年报中乐观宣告。
按照袁清茂设定的路径,2025年进军白酒第一阵营,今年若如愿拿下380亿元销售,待到明年,将紧跟茅五,站上400亿元台阶,坐稳第三把交椅。
山西汾酒在财报中也做了相应的经营计划,一是清香酒培育市场增加玻汾投放,营造清香白酒消费氛围。清香酒成熟市场玻汾以稳量为主,持续向上提升产品结构;二是青花汾酒20作为百亿大单品,必须“又快又好”进行更大突破;三是青花汾酒30及以上产品要形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文化”三位一体模式,探索打造符合高品质生活场景文化、消费文化的发展模式;四是杏花村酒抓住“诗酒第一品牌”战略定位,向上突破。竹叶青酒以“消费端带终端”超前发展模式,做好消费者培育;五是科学营销,用系统发展观进行全面复盘,实现营销更大突破。
今年一季度,山西汾酒实现营业收入153.38亿元,同比增长20.94;归母净利润62.62亿元,同比增长29.95%。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山西汾酒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面临清香型白酒的品质教育与品类价值提升、新市场的持续性动销、渠道建设等问题,同时还要面对一线名酒与区域强势名酒的挤压竞争。
从曾经的“汾老大”到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后被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赶超,现在“白酒老三”之争战况胶着,对山西汾酒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同时今年是山西汾酒复兴计划中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在如此重要的节点,华润的减持会否影响山西汾酒的“江湖排名”?
袁清茂表示,近年来,汾酒发展迅猛,市值、收入和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充分展现了汾酒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态势。在汾酒的发展历程中,华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此次深化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期待未来的合作能实现汾酒在聚集主业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为汾酒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不断刷新业绩,回馈股东,共创合作共赢新篇章。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