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运街道百日攻坚治扬尘守护“常态蓝”

媒体滚动

关注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扬尘污染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洁净程度,治理成效直接关系着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以来,通运街道紧盯扬尘治理窗口期,聚焦道路尘负荷薄弱环节,围绕源头管控、过程监督、问题整改等环节,推动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取得实效。

行动中,街道主要领导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汇报、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调度会,并常态化深入一线检查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城市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建筑工地开展“六个百分百”检查,精准治污、科学施策、依法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城市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区住建委、区交通委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共享监管台账,每周对工地周边裸土覆盖、路面硬化、喷淋设施等“硬件”降尘措施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施工方抓好落实,并及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针对扬尘问题较严重、整改落实不到位、被上级部门通报的项目,纳入差别化监管并约谈参建三方,存在违法行为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处罚。

检查中发现,紫运北街与桦秀路交叉口西北侧工地存在裸土未苫盖的问题。经执法人员现场勘验测量,未覆盖裸露面积约20平方米。执法人员责令该施工单位立即改正,并当场将裸土进行覆盖。依据规定,对该施工单位给予罚款人民币2万元的行政处罚。

截至目前,对检查发现的7起施工现场未采取抑尘措施防止扬尘类问题,行政处罚人民币8.8万元;对7起违反规定运输类问题,行政处罚人民币5.8万元;对10起未取得证明夜间施工问题,行政处罚人民币14万元。

为有效降低辖区内尘负荷数值,街道加强对辖区主次干道、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多个工地重点加强出入口及周边200米范围内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配备或租借具备“洗、吸、扫”一体的作业机械,对建筑工地、主要道路等地实施洒水、冲洗工作,确保车过地洁、路见本色,全方位加强空气湿度,降低道路扬尘。

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余龙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整治力度,强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并继续加强检查频次和力度,对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和裸地扬尘持续管控,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不断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擦亮通运“常态蓝”底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