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关村通州园收入突破千亿元

媒体滚动

关注

本报记者 赵鹏

向“新”而行,在新质生产力与每年千亿元投资推动下,城市副中心这座“未来之城”加速崛起,以场景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为中关村通州园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承接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独特吸引力。

以“勇创新”为推动器,2023年,通州园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成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化身展现副中心科技与文化魅力的“金名片”。

秉持着“把通州园建设成为更好园区”的愿景,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今年一季度通州园迎来“涨”声一片,总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15.3%;技术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2.3%;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84.4%;实缴税费12.7亿元,同比增长64%;研究开发费用合计8.8亿元,同比增长8.9%。

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347家

创新能级和产业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让通州园成为副中心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2018年以来,通州园产业空间资源加快释放,创新主体和要素加快集聚,重点功能区建设不断提速,管理体制架构不断优化。

如今,园区围绕先进制造产业,聚焦智能建造和医药健康领域,构建起先进制造发展“强支撑”,创新主体正在此加快集聚。目前,通州园已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3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独角兽企业1家、上市企业10家,一个产业体系完整、集聚效应凸显的高新企业矩阵正逐步形成。园区单位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38个。近年来,园区还新引入落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分部或分院。

创新创业活力在此不断增强,通州园呈现创新投入增长快、创新强度大、创业活力足的特点,去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4%。

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通州园也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和特色产业载体打造,特色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张家湾设计小镇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规划建设有序实施,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入选市级首批“高品质园区”、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功能区成为副中心高精尖产业集中承载地和潜力增长极。

通州园科技创新引擎动能更加强劲,截至目前,张家湾设计小镇累计新增北建院、北咨设计类企业、慧云数智、德火科技城市科技类企业及其他企业共545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累计引进网藤科技、卓越信通、卫达信息等244家企业;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内共有实体企业31家,规模以上医药健康类企业5家;园区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38个,甘李药业春立医疗、福元医药、凯德石英等企业已成功上市。

加速推进三大重点功能区建设

聚焦建设高品质产业项目,通州园正在推进三大重点功能区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驻,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家湾设计小镇正持续做强,北咨项目一批工程节点已完工;北建院总部项目,垫层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怡禾项目基础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封顶施工;坚朗项目预计6月进行土护降施工。有关方面还在同步推进项目周边规划铜牛北路、规划星月南街等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北控生态项目和华洋奎龙项目等开工建设,为存量企业搭平台做服务,为加快城市更新做好项目储备。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也在快速发展,西工大项目地下室结构已完成85%,地上结构已完成30%;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主楼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网安园启动区办公及服务配套项目,一号楼、二号楼二次结构完成70%,车库砌筑完成30%;“联东U谷·数字安全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土方开挖。

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则得以做精,园区正保障福元高精尖药品产业化项目进展,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投资约2.6亿元,项目落成后含新建药品研发中心、药品生产车间、器械生产车间、智慧仓储区、质量中心和生活配套等区域;园区还在加快圣氏科技产业园项目施工进展,其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区域最高规格的GMP洁净厂房及中国北方最大、以心血管领域为特色的动物实验基地,现已完成地下基础施工,力争2025年投入使用;东方医用气体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一批新设技术创新平台也即将在通州园堂堂登场。园区正推动设立北京设计创新研究院,其由市发改委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共同建立,同时注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七所高校骨干设计力量,主要工作方向包括构建全产业链条综合设计服务,带动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探索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创新引领的场景化应用等;积极吸引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落地副中心,目前,北京港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已在通州园注册成立,这一项目实施,将开启京港合作的新篇章,加速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力,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这也将开辟一条利用外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围绕两大重点产业“筑巢引凤”

人杰地灵的副中心已化身“强磁场”,对央企二三级总部、市属国企、头部民营企业产生强大引力,助力园区围绕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两大重点产业高效“引凤”,深耕“创新设计”特色产业,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聚焦精准招商引资,以靶向招商抢占产业制高点,今年园区计划新引进企业320家以上。”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

全力“筑巢”,今年张家湾设计小镇将深挖北京建院、中建科技集团等龙头企业潜力,构建创新设计产业集群;利用产业基金及金融机构资源招商,打造“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的招商模式,2024年计划新引进企业100家以上。

网安园通过市区联动,今年会强力推进网安头部企业软通动力“软通信创小镇”、360集团“一云一脑五平台”建设项目落地园区,今年计划新引进企业80家以上。

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则会发挥绿投发展公司、泰格、灵赋等平台公司优势向集聚区引流重点医药健康企业,跟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推动荻硕贝肯等已落地项目尽快入驻办公,2024年计划新引进企业60家以上。

此外,园区其余拓展区今年也计划新引进企业80家以上。

今天,时代的接力棒已然传递到通州园每个人的手上。坚持创新发展,通州园还将持续开拓创新、蓄势赋能,不断展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命力、进化力,实现自身的成长、壮大与超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