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证监会: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

上海证券报

关注

◎记者 梁银妍

5月23日,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将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周小舟说,证监会将抓紧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具体而言,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股债期市场协同效应,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落实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16项措施,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积极发挥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挖掘、培育、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周小舟说,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三是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金融创新。他表示,证监会将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三公”秩序,稳妥防范化解风险,共同营造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据周小舟介绍,近年来,资本市场设立科创板、北交所,改革创业板,持续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同时,证监会制定实施了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揽子政策措施,丰富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出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完善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并不断加强私募创投、公司债券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科技型企业成为新上市企业的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市值占比大幅提升,目前已超过40%。”周小舟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作用日益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