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存款遇冷 银行理财更“香”了吗?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赵萌

手工补息被规范整治后,今年4月,人民币存款数额减少。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此外,自去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反超银行理财以来,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达28.81万亿元。

投资者更青睐哪一类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如何?未来收益率走势是涨还是跌?

针对这些市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普益标准研究员刘思佳、研究员董丹浓,请他们对近期存款、理财以及基金市场表现予以解读和分析。

Q:

据普益标准观察,投资者更青睐哪一类理财产品?

A:

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从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变动情况来看,具有较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部分具有较低风险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4月存续规模均环比有所上升。

当下,手工补息的规范整治叠加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下移,部分理财产品的相对收益竞争力有所凸显,而上述理财产品从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上均相对较稳健,侧重配置较低风险资产,与部分存款客户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为匹配。除此以外,货币市场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管理属性,对于“手工补息”整治影响较大的企业活期存款来说,具有一定的收益优势。

Q:

近期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如何?受青睐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又是如何?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呈现哪些趋势?

A:

今年以来,随债市走牛,部分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有所回暖,4月债市震荡趋势有所加剧但整体依然保持上涨,4月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月均收益为正,且环比略有上行。

而货币市场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4月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均呈环比下降趋势,或与4月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裕,叠加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有关,其中,4月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近7日年化收益率多在1.80%-1.85%之间,而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10%左右,相较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而言依然具备一定收益优势。

目前,理财市场“资产荒”压力不减,高收益资产稀缺性给理财产品带来不小的收益压力,已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了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此外,部分债券收益率目前已处相对低位,后期新发理财产品所配置资产的资本利得获取难度有所增大,叠加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的大背景,后市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有下行。

Q:

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注意什么?

A:

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应注意,理财产品具有风险自担的属性,与存款不同,目前理财产品已进入净值化时代,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损失本金的风险,且严格执行风险分级制度管理,投资者需要通过风险测评,适当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其次,在流动性管理上,理财产品有其特定的申赎机制,针对不同机构的不同产品,投资者需要在产品说明书对其申述机制等基本信息进行确认。

除此以外,投资者还需注意,理财产品存在收益浮动,其中展示的过往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仅作为计算业绩报酬的依据,且近期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调,投资者应合理修正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加强对投资理财知识的汲取和对金融市场的关注,以减少情绪化交易决策。

Q:

对于居民理财而言,除存款、理财产品比较受到欢迎之外,一些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更具有收益优势且需承担相应风险的基金理财产品,那么,对于基金理财,投资者要注意什么呢?

A:

相较于传统的存款,基金理财具有高收益、高流动性和风险分散等优势,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灵活多样的理财方式,与传统存款形成互补。但是,基金更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风险更高。除此之外,管理人投资能力、销售机构的销售行为、以及投资者主观行为等因素也共同造成了公募基金行业“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情况。

因此,对于居民理财而言,首先应做到理性投资,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该充分了解产品的收益、期限、风险等情况,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选择;其次要建立分散投资意识,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式,居民可以通过组合多种不同类型的资产,来实现风险的分散;最后,投资者还应及时关注市场变化、监管政策的动向,做好投资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