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沪市主板上市民企释放投资潜力促设备更新

上海证券报

关注

◎记者 郑俊婷

在国家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上市公司积极投身“以旧换新”,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活跃。

“在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设备领域,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不少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备优势,有能力、有条件也有意愿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现金流向好、债务结构持续优化,沪市主板民营企业投资潜力正不断释放,多家企业有望通过设备更新等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企投资潜力不断释放

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指标走势向好,民间投资潜力正持续释放。

从财务数据来看,沪市主板民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沪市主板民营企业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439亿元,同比增长9%,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增加0.3个百分点。同时,库存压降取得积极成效,存货周转率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增幅优于市场整体水平。此外,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1.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实体整体约1.2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4年一季度,沪市主板民营企业通过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合计达1271亿元。其中,恒力石化通威股份的购建支付分别达101亿元和74亿元,另有20余家公司均超过10亿元。

春秋航空作为航空业最快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业绩均创开航以来同期新高。据了解,公司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21.44亿元,同比增长790%。公司表示,中国民航业有较多飞机已进入老龄化,全民航目前4000余架飞机中有相当的比例已经进入生命周期末端,这部分飞机的退出会加剧供给的紧张,因此有充分的需求支撑未来几年的订单量诉求。

4月底,特变电工发布投资建设新能源电站项目的公告,拟投资建设1GW风储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3.95亿元。按照测算,该项目经营期内年均将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利润总额1.59亿元。此外,该项目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具有明显的节煤降碳效应,有利于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

研发引领设备更新浪潮

大规模设备更新离不开各类设备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目前,沪市主板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聚焦长期困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重大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加快提升国内设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独门功法”。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沪市主板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合计分别达到1716.5亿元、2059.82亿元和2088.65亿元,呈逐年上升态势,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以上。其中,长城汽车2023年研发投入达110.34亿元,隆基绿能、恒瑞医药、三一重工复星医药等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均超过50亿元。

隆基绿能2023年研发投入达77.21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5.96%。据悉,公司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利用全激光图形化可量产制程工艺获得27.09%的电池转换效率,再次创造了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世界纪录。

隆基绿能表示,公司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聚焦未来产业技术,持续引领高效技术迭代和产业变革。通过下一代高效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打破行业同质化竞争格局,重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和技术的行业领先性。

赛力斯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创新引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2023年,公司陆续推出AITO问界M5智驾版、新M7及M9,并迅速占领市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8.42亿元,同比增长5.09%;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09万辆,同比增长11.75%。自2016年上市以来,赛力斯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累计研发投入超164亿元。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4.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38%,同比增长42.90%。

近几年,恒瑞医药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在20%以上。2023年,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61.50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49.54亿元。“为保证创新产出,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恒瑞医药表示。

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研发投入取得丰硕成果。据悉,目前恒瑞医药已上市创新药达16款,其中9款针对中国高发肿瘤,绝大部分已进入医保系统,大大降低患者负担。此外,还有9款新药进入上市申报阶段,涵盖抗肿瘤、心血管与代谢、自身免疫、眼科等多个疾病领域。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恒瑞医药连续5年上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