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密集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

上海证券报

关注

◎记者 黄坤

银行正在密集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部分服务已被“叫停”。5月22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交通银行将于本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农业银行已于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同时,部分区域性银行也于近期关闭了ATM扫码存取款业务 。

为何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无卡存取款业务天然存在难以准确识别取款人身份等缺陷,会加大银行监控洗钱活动的难度。同时,无卡存取款功能本身使用频率不高,下架或收紧相关服务对银行来说是一种“减负”。

多家国有大行调整无卡取款业务

5月21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这次调整,主要是为了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后续是否会恢复暂不确定。”22日,交通银行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客户之后仍可通过该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农业银行也于日前宣布,自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这是为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客户可通过读卡取款、掌银扫码取款、刷脸取款等其他方式办理网点现金提取相关业务。”农业银行客服人士说。

多家区域性银行关闭扫码存取款业务

事实上,近期,多家区域性银行也关闭了ATM扫码存取款业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兴义农商银行、贵州新区发展村镇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关闭ATM扫码存款或取款功能。“由于业务调整,我行调整ATM扫码存取款业务,调整后,ATM扫码存款、取款功能将停止。客户可持我行银行卡通过ATM、柜面办理存取款业务。” 兴义农商银行表示。

拉长时间线看,自2022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曾发布公告,宣布停止ATM二维码存款功能。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除了业务调整之外,银行主要从减少纠纷、加强安全管理的角度暂停这类项目,例如ATM二维码存取款业务可能存在不能准确识别存款人身份、不能确认存款人与收款人关系等漏洞。

有利于银行降低风险和维护成本

记者采访获悉,多家银行相继“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出于降低风险和维护成本考量。

一方面,无卡存取款功能本身的存取频次不高,继续使用将耗费维护成本。“移动支付时代下,手机银行比较便捷,客户取现频率有限,维护成本较高,叠加无卡存取款业务上限设置,也不利于大额资金的存取,因此其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一家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无卡存取款相关的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使用实体卡将为客户存取款多一道安全防线。“无卡存取存在客户身份验证不准确、人为违法行为、产品设计漏洞或操作失误等风险,地区性村镇银行尤其要警惕风险。”银行业分析人士说。

根据英国国家电网数据,英国的torness 1号核反应堆在中断后已经恢复运行。

【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新规发布】市场监管总局今天(2日)公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发挥数据在平台经济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作用,引导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办法》共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 一是明确网络交易合规数据范围。明确为产生于境内的网络交易经营者身份信息、违法行为线索数据、行政执法协查数据、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交易数据等网络交易监管相关数据。 二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明确4类数据的报送时限、报送层级和报送内容。 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的利用和管理。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网络交易合规数据依法用于监管执法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应依法保障数据安全并对履职中知悉的数据保密。 四是支持政务数据服务与社会共治。明确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有关规定或标准提供政务数据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合法利用网络交易合规数据参与网络市场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将以《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指导平台企业落实合规数据报送主体责任,探索开展穿透式监管,持续推动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台经济良好发展生态。(央视新闻)

【9个城市、30个项目,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经专家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

根据英国国家电网数据,英国的torness 1号核反应堆在中断后已经恢复运行。

【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新规发布】市场监管总局今天(2日)公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发挥数据在平台经济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作用,引导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办法》共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 一是明确网络交易合规数据范围。明确为产生于境内的网络交易经营者身份信息、违法行为线索数据、行政执法协查数据、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交易数据等网络交易监管相关数据。 二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明确4类数据的报送时限、报送层级和报送内容。 三是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的利用和管理。明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网络交易合规数据依法用于监管执法和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应依法保障数据安全并对履职中知悉的数据保密。 四是支持政务数据服务与社会共治。明确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有关规定或标准提供政务数据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合法利用网络交易合规数据参与网络市场治理。 市场监管总局将以《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指导平台企业落实合规数据报送主体责任,探索开展穿透式监管,持续推动提升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台经济良好发展生态。(央视新闻)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看到我乱说话踢我一下 9
限制流动
四川广安
回复TA
Y星人酋长 2
科技倒退
辽宁大连
回复TA
DTYan18 1
取个钱还那么难
上海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0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