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前4月“两区”项目累计落地1936个

新京报

关注

5月22日,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在今年首场“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区”政策红利不断转化为项目落地实效。今年1-4月,“两区”招商引资累计新增储备项目3098个,累计落地项目1936个,涉及资金8409亿元。

关注 1

推动约30项集成性制度创新

郭文杰介绍,去年底,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两区”建设进入迭代升级的2.0阶段。今年以来,北京以全面实施示范区2.0方案为主线,全力推进各项任务实施。印发2024年“两区”工作要点,围绕落实示范区2.0方案,以海淀、朝阳等七个自贸组团及金融等七个领域为重点,制定“7+7”配套实施方案;采取区域“点单”、跨部门协作方式,推动约30项集成性制度创新;聚焦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政策“会诊”,形成梯度式制度创新格局。

在深化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方面,揭牌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创新服务聚集区,九合创投、德勤中国等10家机构首批入驻;促进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史太白中国总部在京落地;京津冀共建全市首家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主的重大创新平台——朝阳创新中心。

在扩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方面,在金融领域,获批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中心;落地全国首个金融领域ESG数据评价服务标准化试点;推动国内首家新设外资全资控股子公司渣打证券、我国第二家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万事网联正式展业。健康医疗领域,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提出加速创新药械审评审批等八个方面32项措施;推动瓦里安医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在强化数字经济领域规则探索方面,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探索外商投资企业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绿色通道”,已覆盖汽车、医药、民航、零售、人工智能5个行业110余家企业,企业走“绿色通道”,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时长平均缩短50%;发布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监管沙盒,成为我国首例人工智能监管沙盒。

关注 2

促进园区吸引产业链上优质主体落地

“两区”建设巩固多元开放格局,推动更有层次的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在科技创新片区,启动建设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在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ESG绿色金融联盟;深化“自贸通办”模式,推动在津冀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在高端产业片区,深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开放世界首个联通首都城市机场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75%以上。

一季度,北京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28.5%,较去年底提升9.2个百分点,规上企业实现营收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围绕企业和人才关切,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实现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在京津冀三地互认互通。试点实施赴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等。

郭文杰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拓展制度创新的深度广度。加速落实示范区2.0方案,力争年底前基本落实各项任务。围绕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推进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多部门协同监管等集成性制度创新,加强一揽子谋划、一体化推进。

加大园区提质升级的力度。统筹抓好自贸组团、“两区”重点园区等各类平台载体建设,以园区评价为抓手,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更好吸引产业链上的优质主体落地,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出台外商投资条例。用更多首创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激发更大市场活力。

数说“两区”建设情况

朝阳区

470个

截至4月底,朝阳区“两区”新增入库项目470个,落地项目251个。已顺利推动保诚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合资的超级充电网络运营公司、桥水基金北京分公司、香港诺华诚信等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朝阳区以金融、商务、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顺义区

435个

2024年以来,全区新增“两区”项目435个,排名全市第2;落地项目262个,排名全市第3。

今年一季度,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新增145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近20亿元;航空业强势复苏,首都机场客运量、货运量快速增长,旅客吞吐量达1638万人次,同比增长61%;货邮吞吐量为34.6万吨,同比增长67.5%。

首都金融领域

21个

今年以来,已有21个重要金融机构在京布局业务,如全国首家外资独资新设券商——渣打证券于3月正式开业;中意财险外方的投资占比从原来的49%提升到100%,成为独资财险公司。同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也进一步加大了投资。

220万亿元

目前,北京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规模近22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今年一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8%,金融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提升。

新京报记者 陈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