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青岛不断塑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预计到2026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农业农村部

关注

转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日前,记者来到山东青岛嘉禾园种植基地,整齐划一的高效智慧温室大棚十分亮眼。大棚内,诱人的“心”形红樱桃缀满枝条。

“我们的智能温室能够远程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土壤养分,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青岛嘉禾园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清光介绍,经过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基地大樱桃种植管理越来越科学,大樱桃品质也越来越高,在全省农技杯大樱桃大赛中斩获了优质奖。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青岛市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推进设施种植业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青岛市出台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通过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应用,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

青岛樱之语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蒙介绍,去年他们基地引进了低温促早技术,棚内利用制冷空调和补光系统自动智能温控设备,促使大樱桃树提前进入休眠,实现提早开花结果,确保了大樱桃的果型、色泽和口感达到最佳。“我们空调大棚的樱桃比普通大棚的樱桃提早两个月上市,大多销往广州和深圳等大型超市,首批樱桃市场价每斤能达到200元,目前产地价格每斤还能卖到六七十元。一个空调大棚年收益能达到十几万元。”王蒙算了一笔账。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青岛市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种都,大力培育种业企业领头雁。凯盛浩丰作为青岛种子的头部企业,利用全新的培育多头种苗方法和苗期技术管理体系,攻坚“双头双花”大苗培育技术,解决了双头长势不均、控制病虫害等难题。目前,该项育苗技术正逐步赶超荷兰等现代农业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在全国首创种业拨改投业务,设立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首期投资3000万元支持优势种业企业,带动社会投资7亿元,被投企业总估值达160亿元。同时,青岛还率先推出种业专项信贷产品“琴岛·种子贷”,对45家种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规模超2.8亿元,预计带动创收超9亿元。

推进农业现代化,向科技要动能,发展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青岛市“农综改”试点始终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作为突破方向。围绕科技赋能提质,创新“机艺融合”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精量播种、秸秆还田与离田等绿色农机技术研发及服务推广,提升耕地质量;围绕节水省肥增效,示范推广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促进水肥药减量增效;围绕“吨半田”打造,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

去年,青岛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围绕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重点实施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和树品牌等农业产业化提升“四大工程”,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引领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今年,青岛市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预计到2026年,青岛市新一代农业金花企业将达到20家以上,新培育20个以上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支持2至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10个产值超50亿元、3个产值超100亿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