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华被罚背后:80余家上市公司已改聘“大华国际”,换汤不换药?

媒体滚动

关注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罗琨 周奕航 实习生 薛婷阳)近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大华所)因涉及上市公司金通灵财务造假案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并罚没4132万元。

中新经纬注意到,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大华所被罚前后改聘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北京大华国际)和深圳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深圳大华国际),三者是何关系?

80余家上市公司改投“大华国际”

近日,新国都公告称,鉴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行政处罚,且为公司服务的原部分审计团队目前已加入深圳大华国际,为保持公司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公司拟变更2024年度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国际,并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管理层根据2024年度审计的具体工作量及市场价格水平确定其年度审计费用。

根据公告,新国都近日收到深圳大华国际的来函,其中称深圳大华国际已逐步完成了特殊普通合伙转制、证券业务报备、人员及业务拓展,原为新国都服务的部分审计团队已加入深圳大华国际。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67家上市公司将会计师事务所从大华所改成两家大华国际,其中56家转向北京大华国际,13家转向深圳大华国际。经对比统计,有多家公司更换会所后签字注册会计师维持不变,其中有61家更换后,至少一名签字注册会计师是原大华所人员。

2024年以来,有17家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公告转投至两家大华国际。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月20日,金通灵公告因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1月23日,丝路视觉公告将会所从大华所改成深圳大华国际,随后大华所服务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发布类似公告。

从变更时间来看,多数集中在2023年12月,约有50家是在这一时间段内公告变更,除此以外,有12家是在今年4月完成。

“大号被封开个小号?” 

公开信息显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创立于1985年,是国内首批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与立信、天健等同为“八大”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历年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大华所在2022年前多年排名稳居第八,2022年掉至第11名,在内资所中排名第七。

据其官网,大华在中国拥有8000余名员工,其中注册会计师1500余名,获“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称号专家有40余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近50人,拥有境外会计师执业资格及其他专业资质的人员近百位。

根据长江文化财报透露,大华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度末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人数为1141人。经审计,该事务所在2023年的收入总额达到32.53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为26.11亿元,证券业务收入为14.89亿元。在上市公司审计方面,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为8.31亿元,而挂牌公司的审计收费则为1.27亿元。

然而,两家大华国际的实力目前还难以望其项背。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大华国际成立于2005年1月,首席合伙人为张建栋。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事务所共有21位合伙人,69名注册会计师,其中35人具有签署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经验。

从财务数据来看,深圳大华国际2023年经审计的收入总额为2243.93万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为259.32万元,管理咨询业务收入占比较大,达到1982.68万元,证券业务收入为4.7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度,该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0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收费总额也为0元。

北京大华国际则成立于2008年12月,由杨雄担任首席合伙人。截至2024年2月,北京大华国际拥有合伙人37人,注册会计师150人,其中52人具备签署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能力。在财务表现上,2023年度其经审计的收入总额达到5.49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4.22亿元,证券业务收入达到3.30亿元。该事务所于2023年度审计了59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在诚信记录方面,北京大华国际近三年内未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监督管理措施、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不过,有13名从业人员在过往三年内因执业行为受到自律监管措施12次和行政处罚1次(注:这些处理均不在北京大华国际执业期间)。

天眼查显示,深圳大华国际、北京大华国际和大华所三者之间并无直接股权关系。不过,深圳大华国际和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存在办公地址上的重合,前者办公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新社区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14F,后者为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新社区鹏程一路9号广电金融中心11A11-14F。北京大华国际首席合伙人杨雄此前担任大华所审计业务主管合伙人。

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多家公司提及换所原因时称,是因为为公司服务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团队已整体从大华所分立并被拟变更的会计师事务所吸收合并。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士向中新经纬透露称,大华所和深圳大华国际、北京大华国际之间,其实就是换个名字,北京大华国际的部分业务是从大华所过渡过去的,人员也基本是原班人马。“可以理解为大号被封了,用小号做业务。”上述人士说。

此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在继续推进对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轮查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大对业务规模大、执业风险高、连续受到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力度和频率,对“接下家”“换马甲”“卖报告”等问题露头就打。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向中新经纬表示,大华国际与大华所确实存在“换马甲”的嫌疑,这主要是法律与监管上的漏洞导致的。他认为,对大华所这样存在严重问题的事务所,应该吊销执照,对其所有管理人员、所有合伙人终身禁止执业,这样才能防止这种换个马甲的情形发生。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向中新经纬指出,会计师事务所“换马甲”承接业务的行为,只能说是未来如何规制以及合伙人的连带责任到何种程度的问题。根据当下法律规定,注册会计师合法转所是其应有的权利,但未来是否会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加严格的管理值得关注。

至于大华所此番变动对审计业务人员会产生哪些影响,上述内部人士表示,整体来看,大华国际较大华所有活力,其所在的业务部门人员变动不大;但肯定也有人选择跳槽,毕竟“八大”的光环不在了。薪酬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大变动,“从八大所换到非八大所,如果再降薪,估计大家都要跳槽了。”

专家指应限制同一家会所审计年限

也有上市公司提到,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是出于监管要求。例如,江化微公告中提到,2023年2月20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的通知》,根据通知中有关会计师事务所轮换的原则性要求,综合考虑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及对审计服务的需求,经履行公司招标程序,公司拟聘任北京大华国际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根据前述通知,国有企业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超过8年。国有企业因业务需要拟继续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超过8年的,应当综合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前期审计质量、股东评价、监管部门意见等情况,在履行法人治理程序及内部决策程序后,可适当延长聘用年限,但连续聘任期限不得超过10年。

目前对于非国有企业,上述通知未规定企业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中新经纬注意到,大华所曾连续为仁和药业审计长达28年,为联创电子连续提供9年审计服务。

李国平认为,长期使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有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双方(注:指上市公司和会所)勾结串通的风险增加,可以考虑适当限制使用同一家事务所的时间。

前述通知也提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当对下列情形保持高度谨慎和关注:(一)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年度报告出具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两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同一年度多次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二)拟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近3年因执业质量被多次行政处罚或者多个审计项目正被立案调查;(三)拟聘任原审计团队转入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

对照来看,前述上市公司的行为符合第三点。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向中新经纬指出,从短期角度来看,监管部门应介入对其进行调查,但从长期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尽可能避免所谓的“制度漏洞”“监管漏洞”。

“大华此次的事件,为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一是大华所作为中介机构没有尽好守门员责任,监管层面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大华所受罚之后,其对后续的经营方面可能存有后手,这也是值得监管关注的地方。”刘春生同时指出,一个企业本身就存在破产后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不能一概而论说这个企业是违规的。

关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一步对项目风控管理、审计人员执业质量等方面的考量,中新经纬于20日下午向大华所致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