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23年信托公司年报分析》(业务篇):结构优化 方向明确

市场资讯

关注

截至5月12日,共有58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中诚信托与《金融时报》连续第10年合作发布信托公司年报分析。此次《2023年信托公司年报分析》分为业绩篇和业务篇,业绩篇全面展现信托公司的业绩表现与变化趋势;业务篇将反映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及创新业务。从业务结构看,行业加速调整,紧跟“五篇大文章”及三分类等政策指引,转型方向日益明确。

一、来源结构加速调整

集合资金信托增长较快

总量方面,集合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规模均实现增长,集合资金信托增速较快,单一资金信托同比下降。58家信托公司2023年末平均集合资金信托规模达到2154.0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87.81亿元,同比增长29.28%;平均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639.88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21.80亿元,同比下降3.29%;平均财产权信托规模为1103.25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9.01亿元,同比增长7.71%。结构方面,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占比提升,单一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占比下降。58家信托公司2023年末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规模占比分别为55.27%、16.42%和28.31%,较2022年末分别提升5.59个百分点、下降3.31个百分点和下降2.23个百分点。

头部效应更加显著

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市场竞争格局均显现显著的头部效应。截至2023年末,行业前三所占市场份额均在三成左右,行业前十所占市场份额均在六成左右。58家信托公司中,37家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同比增长,21家同比下降,其中有14家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占比超过70%;44家公司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同比下降,14家公司同比增长;34家公司财产权信托规模同比增长,24家公司同比下降。其中,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市场集中度分化趋势加剧,2023年末集合资金信托前十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达到58.08%,较2022年末进一步扩大1.08个百分点,单一资金信托前十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达到59.40%,较2022年末进一步扩大5.38个百分点。财产权信托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2023年末前十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57.03%,较2022年末收缩7.1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投资功能持续强化

投资类信托增长较快

总量方面,投资类信托、融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均实现增长。57家(不包括厦门信托)可比信托公司2023年末平均投资类信托规模达到1913.3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26.75亿元,同比增长28.71%;平均融资类信托规模达到627.72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6.26亿元,同比增长13.83%;平均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达到1393.9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8.43亿元,同比增长3.60%。结构方面,投资类信托规模占比继续提升,融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则同比下降。57家可比信托公司2023年末投资类信托规模占比达到48.62%,已接近五成占比,较2022年末进一步提升4.69个百分点。57家可比信托公司2023年末融资类信托、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分别为15.95%和35.42%,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0.35个百分点和4.34个百分点。

头部公司优势更为明显

57家(不包括厦门信托)可比信托公司中有38家公司2023年末投资类信托规模同比增长,19家公司同比下降;36家公司融资类信托规模同比下降,21家公司同比增长;27家公司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同比增长,27家公司同比下降,3家公司持平不变。2023年末行业前十信托公司投资类信托规模平均达到7136.44亿元,约为行业均值的3.73倍,且同比增速达到33.93%,高于行业平均值5.22个百分点,其市场份额也达到65.44%,较2022年末继续扩大了2.16个百分点。2023年末融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行业前十信托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57.83%和56.66%,较2022年末分别扩大5.83个百分点和收缩4.07个百分点。

三、投向布局更加聚焦

证券市场投向规模及占比

稳居首位

标品信托作为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得到快速发展,信托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规模占比也不断提升。58家信托公司2023年末平均证券市场投向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279.03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20.13亿元,同比增长48.92%,证券市场投向规模占比达到32.82%,较2022年末提升7.21个百分点,规模占比已居于各投向首位。

其他投向除房地产外均实现

同比增长

58家信托公司2023年末平均工商企业投向信托资产规模达到907.3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32.30亿元,同比略增3.69%,规模占比为23.28%,较2022年末下降2.81个百分点,规模占比居于第二;平均金融机构投向信托资产规模为474.54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41.52亿元,同比增长9.59%,规模占比为12.18%,较2022年末下降0.74个百分点,规模占比居于第三;平均基础产业投向信托资产规模为425.33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1.21亿元,同比增长5.25%,规模占比为10.91%,较2022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规模占比居第四;平均房地产投向信托资产规模为168.16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29.73亿元,同比下降15.02%,规模占比为4.31%,较2022年末继续下降1.59个百分点,规模及占比均已较低。

证券市场投向市场集中度水平

进一步上升

证券市场作为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多数公司证券市场投向信托规模同比增长且规模占比同比提升,但头部信托公司证券市场投向信托规模竞争优势十分突出,推动市场集中度持续处于很高水平。58家信托公司中有44家2023年末证券市场投向信托规模同比增长,共42家公司证券市场投向的信托规模占比同比提升,37家公司证券市场投向的信托规模同比增长且规模占比同比提升。

四、转型创新初见成效

2023年,信托公司立足信托实际,利用信托制度优势,积极发挥信托公司的金融功能和服务功能,大力开展各类资产管理信托业务,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信托贷款等形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以及持续开展各类资产服务信托业务,通过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等形式,助力实体经济盘活存量和提质增效。从金融五篇大文章具体领域来看,科技金融方面,信托公司不但通过并购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企业,部分公司还专业化、规模化开展了科创票据业务;绿色金融方面,控股股东具有实业背景的信托公司已展现出明显优势,近年来已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持续开展绿色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投资等业务,相关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公司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展业模式;普惠金融方面,部分信托公司聚焦小微金融或消费金融,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业务规模;养老金融方面,信托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产品、预付类资金服务等业务,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数字金融方面,信托公司已着眼于通过设立信托计划支持相关产业建设。

拓展资产服务信托业务

提升服务水平

资产服务信托作为本源业务,是信托业务转型创新的重要领域和方向。财富管理服务方面,信托公司不断丰富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家族信托在财富传承、财产管理等方面的安排,行业家族与保险金信托规模持续增长。信托公司发力家庭服务信托业务,构建家庭财富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2023年已有多家信托公司落地首单并发布了相关的家庭服务信托品牌。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方面,信托公司在更多细分领域加大了创新探索力度,先后落地全国首单市政道路停车收费权ABN、天津市首单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ABN等。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方面,信托公司中标更多破产重整项目,在助力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也已获得更多社会认可。此外,在行政管理服务信托方面,信托公司也加大了探索力度。

扩大资产管理业务规模

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业务是信托公司作为资管机构的基础性业务和支柱业务,同时也是信托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2023年,信托公司持续拓展资产管理业务,提升资产管理能力,目前已形成以固收类标品为主、拓展各类配置类产品线的主要展业格局,一方面,资管类标品业务尤其是固收类标品信托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TOF业务稳步布局,以相对较低的风险水平和较为稳定的产品业绩,TOF产品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做实公益慈善信托业务

财产种类、覆盖领域等方面

取得突破

一些信托公司在年报中也提到了在慈善信托领域取得的进展。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1655单,累计备案规模达65.20亿元,其中2023年新增备案454单,新增备案规模为12.77亿元。

(注:本文数据采用母公司口径。)

作者:《金融时报》非银部 

中诚信托投资研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