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数据显示多家资管巨头对中概股进行大举加仓

东北新闻网

关注

转自: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彭

近日披露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全球资金正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高盛集团大宗经纪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对冲基金在全球各地区净买入股票,其中对中国股票的净买入已持续四周。此外,在最新发布的股票策略报告中,高盛将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3900点上调至4100点,对A股维持“增持”评级。多家机构表示,海外市场持续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步好转,是吸引外资回流的主要原因。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北向资金2月以来连续4个月净买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额为931.81亿元,已超过2022年900.2亿元和2023年437亿元的净买入额。

近日披露的美国13F文件显示,今年一季度,多家资管巨头对中概股进行大举加仓。具体来看,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基金一季度建仓超150万份的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WEB)。截至一季度末,淡马锡持有92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30.14万股百济神州股票及360万股京东股票。

美国银行一季度买入518万股京东股票,持仓市值达到1.8亿美元;买入291万股拼多多股票,持仓市值达4.74亿美元;买入586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持仓市值达7.15亿美元。

华尔街知名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管理的对冲基金今年一季度增持了16万股京东股票和5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截至一季度末,两只股票在其组合中占比分别为9.53%和8.74%。

美国对冲基金大咖大卫·泰珀创立并管理的资管机构Appaloosa一季度大幅买入690万股阿里巴巴,增持幅度超1倍。加仓后,在其67亿美元的股票投资组合中,阿里巴巴成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比为7.39%。除阿里巴巴外,该基金一季度还增持了132万股拼多多和117万股百度,截至一季度末这两只股票在其投资组合中占比分别为3.61%和2.81%。

关于外资大手笔“扫货”,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分析称,前期美股和印度股票的波动以及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外资考虑分散投资到其他市场,并开始增配中国股票。

“我们在经济基本面、政策面、流动性三个角度都看到了积极信号。我们认为,尽管可能存在短期波动,但中期来看北向资金净流入的态势有望持续。”路博迈基金首席策略师朱冰倩称。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朱冰倩表示,在日元明显贬值、境外资产波动率上升的背景下,兼具中国资产、估值优势、全球流动性敏感型资产等特征的A股和港股受到了“流动性外溢”效应的提振。

关于中国互联网龙头缘何受到资管巨头青睐,刘徽表示,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好转,加上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的估值,都是其吸引加仓的原因:一方面,互联网业务特别是电商与经济复苏相关性较强,中国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复苏对互联网公司基本面改善有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公司前几年股价持续回调,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