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临沂:以“五力建设”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学习时报

临沂是革命老区,也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充分汲取沂蒙精神的丰厚营养,坚持以“党群同心”为统领,加强理念引领和机制创新,以严实作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为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系统化设计,让党建更具引领力

基层党建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内在联系复杂多样,这些因素决定了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来谋划推进。从空间布局着眼,临沂突出“四个导向”,强化系统推进。一是大局观导向。围绕中心大局谋篇布局,立足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民营经济大市等实际,找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确定了“巩固农村、突破城市、提升企业、改进机关”的总体思路。二是群众满意导向。工作出问题,党建找原因,用好纪检监察、网信、信访、12345热线等部门“大数据”,综合研判涉及基层的信访、舆情、诉求等情况,问计于民,从群众的不满中找准发力点。三是纲举目张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分领域确定1—2项统揽全局、贯通上下、衔接左右的“牛鼻子”工作,抓重点带全盘,不搞平均用力,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四是责任到底导向。纵向建立“市抓统筹、县区抓推进、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上下同心、一抓到底;横向建立部门助力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机制,引导部门站位全局、打破壁垒,为基层党建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提供资源。

全要素体现,让党建更具向心力

注重统筹兼顾,聚焦农村、城市、企业、机关等不同领域,整体发力、综合施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头雁”领航,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聚焦破解村党组织书记“干不着、干不好、干不了”问题,坚持“重激励、严约束、及时调、掐尖选、支持干”,3年时间调整选配1304名,平均年龄4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0%,补贴报酬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基本持平;定向考录考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162名,推动头雁队伍“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保障更好、活力更足”。二是“红网”聚力,绘就城市治理“同心圆”。城市治理,底盘在基层。面对人口基数大、群体构成复杂、治理难度加大等实际,临沂与时俱进实施“红网”工程,进一步做实小区、做优网格、做细治理、做精服务。坚持“抓社区一切工作到小区”,推动治理单元由432个社区延伸至3208个小区,党支部覆盖率、书记配备率达100%,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深扎到“基础单元”。坚持“服务是最好的治理”,开展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建设,建立物业服务“红黑榜”、问题小区业委会审计、治理“合伙人”等机制。三是“强链”赋能,助推非公企业增活力。作为民营经济大市,临沂非公企业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8%,党组织零散、作用分散等问题突出。坚持“链”式思维抓党建,以“党建链”串起特色产业链、员工培养链、企业服务链,2年时间组建木业、钢铁、医药、激光等特色产业链党委30个,链接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职能部门627个,推动要素链上流动、抱团发展;实施“双争一强”计划,将957名优秀员工发展成党员、736名党员选拔为中层骨干、95名骨干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构建“优秀员工—党员—中层骨干—支部书记”的递进培养链条。四是“融创”提质,助力机关党建见实效。聚焦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以融入中心、争创一流为目标,市县选取220余个部门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试点,破解公安干警作风建设、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医疗领域满意度提升等难题。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实施我为发展优环境、我为项目送服务、我为企业减负担、我为基层解难题、我为党旗添光彩“五为”行动。对上争取重大项目41个,出台惠企政策42项,优化政务服务事项632个,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发挥作用、推动发展中强堡垒、当先锋。

重点性攻坚,让党建更具驱动力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瞄准重点难点堵点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是以后进整顿筑牢基层堡垒。村居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直接。在农村,明确“庸、弱、贪、穷、懒、浮、怨、乱”8个主攻方向,推动村村都有产业项目,95%的村无新增信访、年度考核排名大幅前移;探索村级治理特派员和重大事项票决制,遴选3857名乡镇干部担任特派员,全程监督“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重大事项票决等落实情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城市,建立“社区党建+12345”机制,明确“1名县级领导+1名红领书记+1个县区直部门”帮带措施,推行“执法力量进小区”,集中攻坚环境脏、停车难、服务差等问题1.2万余件,推动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有诉共办,小区面貌普遍改善,投诉同比下降54.6%。二是以改革思维引领千村共富。产业是共同富裕的“硬核”支撑。实施“千村共富”行动,倒排100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逐村理思路、定措施、上项目,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16亿元,发展特色产业项目71个,增加村集体收入7143万元。坚持市场理念、工业思维、共赢路径,组建131家合作社县乡联合社,成立30家涉农国企,规划建设20个沂蒙乡村共富产业园,发放“强村贷”“沂蒙头雁领航贷”等6.1亿元,拓宽“村村联动、村社联营、村企共建”的增收路径,有效撬动基层活力,助力强村富民。三是以“万长共治”推动基层善治。基层治理,离不开群众参与。聚焦打破“干部干、群众看”局面,实施“万长共治”行动,将治理重心向楼宇、街巷、胡同下移,以30—50户为基本单元,以离任干部、党员、热心群众等为主体,选配楼长、单元长、胡同长近12万名,按照“职责要少、任务要实、小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原则,平时当好村情信息员、邻里服务员、矛盾调解员,及时就地转为志愿者,从而把更多群众组织凝聚起来,推动“大家事大家办”。四是以“星火工程”锻造党员先锋。聚焦破解党员作用发挥难问题,实施“星火”工程,党员“打样”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系统化、作用发挥常态化。针对农村党员群体,实施分类积分管理,“由事看表现、红黄榜上见”,发布红榜党员5.2万余名,约谈黄榜党员6000余名,让党员“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针对党代表群体,出台党代表任期制8项制度,组建地域、行业、专项党代表活动组366个,开展“党代表履职在行动”系列活动5500余次,带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7.3万件,“有事就找党员、就找党代表”成为共识。

可量化评判,让党建更具支撑力

让群众评价,用数据说话。临沂探索建立动态量化评判机制,以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目标量化机制。年初将头雁工程、集体增收、发展党员、社工招聘、后进整顿等重点指标尽可能量化,差异化分解到县区,确保干有标准、考有依据。二是过程管控机制。对着指标抓落实,采取编发重点工作动态、通报正负面事项、开展村(居、企)暗访等方式,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三是乡镇分类考核机制。围绕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把156个乡镇划分为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城乡融合4类,分类制定考核办法,强化结果运用,表扬变化大、进步快的乡镇32个,提拔重用优秀乡镇党委书记9名,营造大抓乡村的浓厚氛围。四是县乡一体联动考核机制。打破“县考乡、乡考村”的传统模式,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和程序,推动县乡同步考核,在县域“朋友圈”拼实绩、找差距,带动1200个村整体工作“大提升”。

新实践探索,让党建更具感染力

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指导基层加大创新和转化成果,努力创造经验、实践探索。一是把“雁阵型”村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沂蒙好例”。改变村庄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局面,探索“雁阵型村居”建设,在不改变村庄建制的情况下,大致按照“十村一片区”的规模组建100个乡村振兴片区,全覆盖选派1469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合、治理联动,累计协调争取资金16.4亿元,解决实际问题1.2万个,培育产业项目629个,吸引和培养产业发展人才1270人,走出了“抱团发展、连片振兴”的新路径。二是把红领书记作为服务基层的“红色尖兵”。聚焦破解党建力量薄弱、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从2019年开始,选派3批次974名改任非领导职务或退休不满两年的党员领导干部、762名年轻中层干部分别到973个两新组织、771个城市社区担任红领书记,重点抓党建、解难题、促发展,累计破解难题1.8万件,协调落地项目1208个。三是把“颐养工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探索实行“颐养中心”+“颐居小院”养老模式,坚持“本人自愿、精准施策、市域统筹、县域主导”,开展兜底养老、全覆盖照护和精细化服务,1068名老党员困有优扶、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引领带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四是把“新新”党建作为凝心聚力的时代探索。聚焦“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区”定位,摸排新业态运营主体5937个、新就业群体19.7万人,实施行业“年度十件实事”,打造“小哥食堂”“司机之家”1031处,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健康体检、法律讲座等活动,让“新新”群体工作更顺心、能力有提升、权益有保障,从而更加主动融入基层治理,让“最新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山东省临沂市委组织部供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