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PO节奏:827新政后第35周

财经自媒体

关注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5月13日-5月17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35周。本系列基于不信谣、不传谣的原则,只根据历史数据,汇报各周IPO节奏的真实情况。大家可以结合半年多来的情况,判断目前真实的IPO节奏。

一、IPO

827新政以来,一共有68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主板29家,科创板11家,创业板28家。

北交所本周无项目注册生效。827新政以来,北交所有28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2024年以来6个。2024年以来,北交所的注册进度已经低于主板和创业板,还有大量1月份提交注册的项目没有拿到批文。

12月31日是IPO项目最常使用的申报基准日,因此以前每年5-6月是IPO申报最集中的时候。以前暂停IPO时,即使其他所有环节都停了,受理也是正常的,但今年显然情况和以前不一样。到本周末,不但三个交易所1231基准日的IPO都零受理,而且能走到申请辅导验收阶段的都只有2家。

看到有的自媒体在竞猜1231基准日能受理几个项目,我们也开个投票看看:

本周马可波罗上会被暂缓表决。根据预告,下周无项目上会。

除马可波罗外,本周还有一家可转债上会,虽然最终过会,但是是有条件过会,且附带了三个条件,这在以前也是非常罕见的。这是一家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是过去一两年为数不多成长性还可以的行业,但对融资必要性还是非常纠结。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8个,比上周减少5个。

泰盈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数字中后台运营管理服务,通俗点说就是客服外包,2021年行业排名第一,2022年净利润1.56亿元。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公司员工有2.24万名,而且报告期内持续较快增长,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公开信息看,难以判断撤回原因,猜测可能是目前不欢迎这种行业上市,即使是行业第一也不行。

中乔体育主要从事乔丹品牌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配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是中国有史以来排队时间最长的IPO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9月受理,到今天排队时间接近14年。实际上,项目早已于2011年11月过会,但2012年3月被迈克尔·杰弗里·乔丹本人起诉,认为公司侵犯其姓名权,因此一直没有取得批文。2023年平移至交易所后也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现在撤回。

祥云股份主要从事磷肥、复混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它的排队时间虽然没有中乔体育那么长,但也算非常长了。这个项目2018年12月即受理,但由于九鼎系持有14.92%的股权一直没有上会,去年平移至交易所后也一直没有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2022年净利润高达5.97亿元,但2023年大幅下滑至5,031万元,已经不符合主板发行条件了。

晶奇网络主要从事医疗医保、民政养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于2021年10月提交注册,但两年半没有拿到批文。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复合增长率不到20%,在当时已经不符合发行条件,后来硬撑了一年,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可以达到3.1-3.4亿元,但可能这种贴线达标还是没有得到认可。

铭基高科主要从事精密连接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受下游3C行业出货量下滑影响,公司预计2023年净利润5,000-5,500万元,已经低于修订后的发行条件了。

深蕾科技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技术支持。公司2022年净利润10,625万元,预计2023年“略有下降”,那估计是不符合主板发行条件了。此外,公司曾是上市公司罗顿发展的并购标的,但2018年7月被并购重组委否决,原因是“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从当时的材料看,公司2017年净利润有1.87亿元,承诺2020年净利润可增长至3.62亿元,但实际上远远不及预期,看来当时并购重组委的判断是准确的。

昆仑新材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净利润9,316万元,但2023年1-11月仅实现5,924万元。由于全产业链业绩下滑,827新政以来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已经有多家企业撤回。

东实股份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前身是“二汽”(东风集团)安置职工家属而设立的一系列厂办集体企业。尽管目前公司已经不再使用“东风”商号,股权上和东风集团也没有联系,但业务仍依赖东风集团或者东风集团的合营公司。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分红比例较高。

总体来看,827新政以来,一共有212个IPO项目撤回。

5、提交注册

本周新增提交注册项目1个。

二、关于马可波罗暂缓表决

马可波罗上会是本周IPO领域最大的热点,大家从其他自媒体已经看到了很多讨论。我们的观点是:暂缓表决对马可波罗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对其他在审项目是坏消息

在上会前,舆论普遍认为让马可波罗上会是交易所精挑细选的结果,不可能是排队恰好排到,但对于上会结果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交易所倾向于让它通过,相当于给大家一个主板好项目的模板,就是行业第一、12.4亿的净利润,和它差不多的还是让上市,其他项目你们自己看着办;二是交易所倾向于把它否决,相当于说行业第一、12.4亿的净利润都不行,主板也要看行业和成长性,其他项目你们自己看着办。

上会前夜,人民网刊发了一篇公司的正面报道,虽然人民网不等于人民日报,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布上会结果当晚,“有关负责人”就借证券时报等官方平台表态说暂缓表决是正常情况,不是说公司就没机会了;然后报道中又通过“市场观察人士”说公司符合主板定位,属于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所以从这个情况看,应该是前一种情况。

精挑细选、本来打算通过的项目,最后变成了暂缓表决,真实原因外面不得而知,猜测应该还是上会通知发出后,舆论压力太大,超出了监管部门的预期

马可波罗的两个暂缓理由,一个是业绩是否会持续下滑,一个是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对于第一个理由,马可波罗上会恰逢房地产新一轮救市政策出台的前夜,到今天,反应再迟钝的人应该也能看出,这次房地产救市是不惜一切代价、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了,所以过几个月,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马可波罗论证业绩稳定性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而第二个理由并不是主要原因,它的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比较充分的。

前面有几家不是100%,是因为公司收了一部分保证金,对扣除保证金剩余部分是按100%计提的。

所以过段时间,等房地产回暖了,让它再次上会,不但论证业绩稳定性更加容易,而且舆论压力也没有这次大。这次先让它暂缓,对它也是一种保护。

但对其他在审项目而言(尤其是主板项目),马可波罗暂缓和被否的意义是一样的,毕竟大部分项目的行业地位、规模和规范性方面还不如它。

那么,下一家让谁来上会,舆论压力会小一点呢?也许交易所也还没挑好,所以下周又没有项目上会了。

三、关于中乔体育撤回

如前所述,中乔体育排队时间长达近14年,主要原因就是过会后乔丹本人对公司提起了侵权诉讼。这个诉讼已经在2022年3月二审判决,公司败诉。但败诉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公司承担的义务主要是:登报道歉、不再使用乔丹商号、不再使用2007年2月之后注册的涉及乔丹的商标、赔偿35万元。其中,登报道歉和赔款对公司经营都不是大事,公司更名为中乔体育就不涉及使用乔丹商号,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商标而非商号。

由于乔丹对公司的诉讼是2012年3月发起,因此2007年2月之前的商标,由于已经过了五年争议期,法院并未要求公司停止使用。而公司的800多项商标中,最重要的这个是2001年申请的,不在停止使用的范围内。

从数据看,2022年6月末,公司在全国有6,269家专卖店,在国内品牌中仅次于安踏李宁排第三;2021年,公司卖了3,623万件衣服、3,253万双鞋,营业收入59.32亿元,净利润6.76亿元,也表明败诉对公司的经营影响有限,消费者还是愿意买他们家的产品。

如果严格去看规则,过会后被乔丹起诉而不给批文,考虑到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有道理的;但二审结束后,不确定性已经消除,而且数据表明败诉也确实对公司经营没有影响,是可以继续推进审核的。但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让中乔体育上市,肯定面临爆炸式舆情,所以也不可能再继续推进了。

现在回过头看,很难说公司做到这么大的规模,乔丹两个字的贡献有多大。也许,凭借这个团队的经营能力,一直叫丹桥(公司1991年注册的第一个商标就是“丹桥”,1995年注册商标“麦丹乔克”,1997年首次注册包含“乔丹”的商标),规模也不会小,那可能早就上市了。所以上市这个事情,很多时候也要看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