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沪浙皖七日谈|探索创新创业与城市发展最优解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当前,长三角发展提速提质。在沪浙皖,上海探索创新创业与城市发展最优解,浙江前四月进出口总值1.64万亿元,安徽力争10天左右完成“三夏”小麦抢收。

上海:探索创新创业与城市发展最优解

5月18日,以“闯上海创巅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中心举行。来自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区块链、新能源、生命科技等众多行业的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齐聚一堂,聚焦科创机遇与城市未来深入交流,合力探索青年创新创业与城市发展的最优解。

首次发布的《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显示,上海拥有660万的常住青年人口,通过加速优化科技人才培育体系,持续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吸引了创业者、产业专家、海外人才、留学人才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人才留驻上海。

大量青年人才集聚,给上海的创新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上海青年的创新创业实践在先进制造、信息服务、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众多前沿领域涌现。

长期以来,上海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和城市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与此同时,上海始终致力于提供政策环境支持,实现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未来上海产业新的增长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过程,为更多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论坛现场,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详细介绍了上海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关规划设想和产业支持政策。

浙江:前四月进出口总值1.64万亿元

杭州海关透露,1至4月,浙江进出口总值约1.6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达1.20万亿元,增长5.5%,进口4436.6亿元,增长10.6%。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高于全国,规模分居全国第3、第2和第5位。

单月外贸增速转正。4月,浙江进出口4335.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3月回升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18.4亿元,增长2.8%,增速较3月回升16.5个百分点;进口1117.4亿元,增长8.6%,增幅较3月提高3.2个百分点。

对欧盟出口转正,自美国、拉美进口增长快。1至4月,浙江对欧盟出口2021.3亿元,止降回升,同比增长0.5%。进口方面,自美国、拉美进口337.0亿元和536.2亿元,快速增长32.6%、35.6%,合计拉动全省进口增速5.6个百分点。同期,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565.2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2.2%。

机电产品出口稳中有增,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国份额提升。1至4月,浙江出口机电产品5539.8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3%。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634.2亿元,增长9.7%,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份额提升至27.4%。

值得一提的是,1至4月,浙江省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102.8亿元,同比增长24.8%,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25.2%。在“世界超市”义乌,体育用品正迎来出口热。

安徽:力争10天左右完成“三夏”小麦抢收

5月14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4年安徽省小麦抢收工作方案》,“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7万台左右,其中省内投入15万台左右、外地引进2万台左右,力争用10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稳定在98.5%以上,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方案要求,各地要准备充足机械,提前对辖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重点机具实际保有量进行摸底调查,动态掌握参与跨区作业机具、机手的出返情况,确保麦收机械需求。全面摸排安徽省小麦收获市场信息,准确掌握种植面积、预计收获开始和结束时间、各地收割机保有量等信息,发布并开展作业引导和生产调度。组织作业培训,提前做好调度准备,充分发挥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中心、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应急作业服务队等服务组织优势。

提升应急能力方面,各地要加强农机防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好常态化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作业队和省、市、县三级区域农机化服务中心。做好防灾救灾应急预警,确保储备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抢收抢烘应急机具随时可以调度作业。做好紧急情况机具调度,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开展好“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有序调度机具开展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作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