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聚焦第五次全球产业链转移,广发证券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报告

经济观察报

关注

近日,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完成并向广东金融学会提交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作为广东金融学会2023-2024年度决策咨询的课题成果之一,重点聚焦第五次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大背景下,中资企业“出海”及居民全球化配置带来的新需求,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机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腹地,也是联通国内和国际循环的关键枢纽。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区内高水平互联互通,是引领制度型开放、实现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循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催生了跨境资金管理及汇率风险管理等新需求;国际经验显示,本国企业走出去,更有利于外国企业引进来。同时,国内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也提升了全球化配置金融资产的需求。总体而言,当前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需进一步提高以充分匹配企业与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湾区坐拥境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优势,有条件跳出我国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总体设计相对审慎的框架,形成实质性突破。

报告建议应抓紧总结大湾区互联互通实践痛点,建立跨境资本流动优化政策清单,并绘制大湾区5-10年的开放路线图,明确主要目标,动态更新申请政策试点内容,稳步有序推进相关政策有序落地。具体包括:

第一,夯实基础制度建设,允许大湾区试点资本开放新模式,系统性优化基础制度设计,提升跨境资本流动效率。

第二,丰富出海企业跨境资金产品与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在大湾区自贸区试点建设小币种外汇交易所,服务出海企业愈加多元化的跨境资金管理需求。

第三,进一步夯实外资入境政策的明晰度和透明度,如穷尽FDI负面清单、逐步统一境内外金融资质标准等。

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为广发证券的核心研究部门之一,于2022年1月10日设立,并在同年获得广东省第11届金融交易博览会现场授牌。该部门的设立系广发证券“研究驱动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举措之一,致力于提升服务资本市场的专业能力,为公司投资、投行业务发展提供研究支持,同时作为高端智库服务于政府。

作为国内率先成立产业研究院的证券公司,广发证券研究赋能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公司通过聚焦涉及国计民生的宏观政策、区域发展、产业赛道等前瞻性研究,为优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服务,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提供研究咨询,助力重点区域和重要产业发展;同时探索与重点科研高校建立产业孵化转化合作机制,发挥了“科技+金融”的桥梁作用,有效助力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

闻涛/文

(资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