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力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千龙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日前在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国务院新闻办同日召开政策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介绍了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

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交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保的是民生,稳定的是民心。近两年来,部分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交付。面对购房群众的渴盼与期待,解决烂尾楼问题没有退路。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截至去年年末,保交房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达到99.9%,350万套保交房项目实现交付率超过86%。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7.2%,保交房工作加快推进。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今年保交楼工作进入攻坚期,仍需各方站在政治高度,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把最后的“硬骨头”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好。

当前,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同时,地方政府收回、收购土地应当量力而行,统筹考虑项目收支平衡,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通过建立处置闲置、盘活存量土地的协调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守牢政策底线。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要承担主体责任,制定“一项目一策”处置方案,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交付。对房企而言,资金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更是保证项目顺利交付的关键因素。因此,房企要在资金管理上保持稳健和透明,遵循严格的资金使用流程,确保所有的资金都得到合理和有效的运用。

对金融机构来说,要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做到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贷尽贷”,加快贷款审批和发放,支持项目建设交付。对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予以融资支持,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既是去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前提条件。各方在多措并举保交房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通过降低个人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等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可以预见,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房地产市场有能力、有希望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