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疗援疆,莎车的变化TA们看得见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第11批浦东对口支援莎车的援疆干部人才入莎一年来,在医疗援疆领域稳扎稳打,在惠民便民、人才培养和医疗软硬件条件改善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这些变化,在当地群众、患者、同行的眼睛里清晰可见。

小患者感恩浦东医生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5月14日,阳光明媚的午后,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中学来了几位特殊的访客。来访者是援疆医生黄旗凯和他的同事,被访者是他的小患者吾斯曼江·艾麦尔。

去年7月,10岁的吾斯曼江到县人民医院看病,黄医生接诊,看到孩子的伤情心疼不已。7岁那年,吾斯曼江四肢和腹部被沸水严重烫伤。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身体发生变化,烧伤瘢痕挛缩导致患者左侧肘关节、腕关节屈曲畸形,左手拇指功能基本丧失。

吾斯曼江的姑姑听邻居说莎车县人民医院有上海援疆专家,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就诊。黄主任仔细查体后,决定为患者分期开展烧伤挛缩瘢痕整形功能重建及植皮手术治疗。术后皮瓣血供良好,通过指导康复、换药等治疗,患者恢复良好,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

在校园花坛的树荫下,黄医生撸起吾斯曼江的衣袖,仔细查看孩子的康复情况,让他弯臂握拳,发现这些动作都没问题,黄医生拍拍吾斯曼江,告诉他恢复得很好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当听到孩子羞涩地说长大以后的理想是当医生时,黄医生开心地大笑,郑重提醒孩子,“那你更要好好学习啦!”

吾斯曼江的班主任艾尔肯·吐荪说,吾斯曼江非常喜欢运动,除了俯卧撑和单杠等上肢力量型运动之外,篮球、足球等体育课项目他都没问题,吾斯曼江平时还喜欢画画。临走时,黄医生提醒校领导和班主任,在关心孩子身体康复同时,还要关心他的心理健康,同时要提醒家长千万记得在初中毕业时接受进一步手术,以保证后续健康成长。

像黄医生一样,援疆医生受到莎车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敬重。每当举行下乡、下社区的义诊活动时,来咨询的群众总是络绎不绝。5月16日恰逢援疆医生开展义诊,一大早在县人民医院莎车镇分院的院子里,来咨询的群众已排排坐等开诊。神经外科、心内科、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老年科的医生都来了,他们现场问诊、听诊、读片,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病情较轻的患者,他们现场开药送药;病情复杂的患者,建议到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对部分缺乏健康意识的慢性病患者,他们反复叮嘱要做好健康管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尤其是做好体重管理。

援疆医生手把手“师带徒”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师队伍

服务好当地群众,离不开专业素质过硬的医疗人才,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师队伍,成为一茬茬援疆医疗团队的重要使命。浦东第11批援疆医生,有7位集中在莎车县人民医院工作,在这里他们采取“师带徒”的办法,帮助医院培养本地人才。目前,7个医生带了10个徒弟,其中挂职副院长刘超博一人带了3个徒弟。刘超博说,“师带徒”的目标是“第一年带着做,第二年在场做,第三年放手做”。

心内科副主任郇强的徒弟阿力木江从新疆医科大学毕业从医10年,去年12月跟随师傅做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目前已经在师傅带领下完成了10台永久起搏器、6台临时起搏器植入手术,并且熟练掌握锁骨下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电极线路植入等技术。

记者走访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貌正在指导徒弟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米提做胃镜检查,做到关键处,李貌手把手教学,教徒弟要控制好胃镜的旋转角度,确保胃壁的各个方位都能被看清楚;退镜经过贲门时,嘱咐徒弟一定要注意吸气,通过标准操作减少消化道粘膜损伤,同时让患者检查后不会感到气胀难受。

李貌在莎车带教徒弟,当他需要技术指导和支援时,还有一个坚强的大后方,就是他在浦东执业的东方医院。“母院”的副院长徐美东在莎车县人民医院挂牌工作室,有问题可以随时远程请教。记者走访当天,李貌的手术室和东方医院后方进行了“连线”,徐美东教授一边看着大屏上李貌的操作,一边叮嘱息肉切除手术的细节处理。手术完成,李貌在感谢徐教授指导同时,请求下次能够远程连线,和莎车的同事一起观摩徐教授手术,开展线上业务培训。

到目前为止,在这座莎车县最好的综合性医院里,援疆团队实现了本地医疗15项新技术“零的突破”,包括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术、AMC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微创小切口治疗Sander II/III型跟骨骨折等。荣获“上海工匠”称号的医界大咖徐美东、杨铁毅、余波的“工匠创新工作室”先后在院内挂牌成立。

援疆资金源源不断注入

莎车医疗条件越来越好

在莎车县人民医院的大院里,一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在楼顶700多平方米的直升机停机坪上,足以环顾俯瞰县城全貌。这样的急救设施,在喀什地区也绝无仅有。这座援疆资金兴建的急诊综合楼建筑面积2835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

而在医院的各个检查室和手术室,带有“上海援疆”标识的医疗设备随处可见。随着接诊量节节攀升,医院对大型设备的需求尤其迫切。记者走访时,正巧遇到连续工作将近20个小时的核磁设备“罢工”。刘超博副院长介绍,这台核磁从早晨开始给病人做检查,有时候要运行到凌晨一两点,一直超负荷运转。不过,让“刘院”感到欣慰的是,院里的条件总是越来越好,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我们预定的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个月就能到了!”

县人民医院院长沙娅·玛哈提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浦东多年的援建,县人民医院的提升显而易见,在上海援疆指挥部及浦东新区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目前已通过地区卫健委初步评审,基本具备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希望通过医院持续地提质增效更好服务患者。

据了解,2023年度来自浦东的卫生健康条线共有援疆项目5项,分别是“三降一提高”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县维吾尔医医院中医传承中心建设项目、医疗卫生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

浦东援疆干部、莎车县卫健委副主任张程透露,自2010年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浦东累计在莎车县开展医疗援疆项目40余项,投入援疆资金7.96亿元。其中,2023年投入1.446亿元。

上海援疆专家介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