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世界高血压日:聚焦科普,科学减“压”

环球网

关注

来源:光明网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

同时,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高血压防控的号召,提高全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大医药联合巢内网推出“世界高血压日——‘依’心抗压 健康‘酮’行”大型科普直播活动。活动邀请了六位国内心血管领域专家,从高血压防治应对策略、难治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复杂病症多方面进行讲解,旨在向公众普及高血压的科普知识,并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脑肾健康守护指南”。活动反响强烈,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互动,最终全网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

首张处方落地,开启高血压管理新篇章

2024年5月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孙宁玲教授为中国高血压患者开出了首张高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依普利酮的处方。这标志着国内首个针对高血压治疗的高选择性MRA药物正式进入中国的临床实践阶段,为众多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

“依”心抗压 聚焦科普

牟建军教授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本次科普直播活动在“世界高血压日”的特殊背景下,对于提高全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及广大患者朋友们深入了解难治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复杂病症有着重大意义。出席的特邀嘉宾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兆强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敏教授做客百度直播间。

孙宁玲教授进行科普分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对有效管理控制高血压,更好降低心血管病发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科普讲解,使得患者能够充分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病因与表现,提高公众对高血压高危发病人群的早期表现、早期治疗与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的认识,让患者在高血压发病时能够“早”知道、早管理、早受益。

卜培莉教授进行科普分享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以“难治性高血压,找到原因就‘不难’”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难治性高血压的诊疗要点。卜教授强调了寻找高血压难以控制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如何通过系统的检查和评估,精准定位问题所在。她还分享了多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旨在帮助患者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血压,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陶军教授进行科普分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出原醛症,患者应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进而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陶教授还详细介绍了针对原醛症引起的高血压及不同类型原醛症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对于单侧原醛症(包括醛固酮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以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而双侧原醛症(特醛症)的一线治疗药物为依普利酮、安体舒通、阿米洛利等。

崔兆强教授进行科普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兆强教授围绕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选择,进行了详尽的科普讲解。他提到新型降压药物如依普利酮等,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结合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崔教授也强调了用药的便捷性,提到如今高血压患者可以方便地在线上平台如京东等购买到正品合规的降压药物,但在用药过程中还是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相互作用以及确保从正规渠道购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敏教授进行科普分享

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敏教授就高血压患者如何远离不良习惯进行了详细的科普解读。她特别提到,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并摒弃一些潜在的坏习惯。比如过度摄入盐分、久坐不动、持续的心理压力和不良作息等,这些都可能加剧高血压的病情。刘敏教授建议,为了有效控制血压,患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身体活动,以及学会合理管理情绪和压力。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善,不仅能帮助稳定血压,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她的讲解旨在帮助高血压患者认识到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从而引导他们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