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香港红利股大涨!公募积极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受益于港股整体反弹、港股通红利税或将减免等多重利好因素,近期港股红利指数表现亮眼。基金公司也在密集布局相关产品,投资港股红利、高股息板块的主题基金二季度以来扎堆申报。

受访公募人士认为,中期而言,在内外宏观环境、央国企市值管理诉求与动态分红率有望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港股红利资产或将持续展现配置价值。

多重利好推升港股红利板块

近期港股涨势强劲,细分板块中,港股红利火爆出圈。

Wind数据显示,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930914.CSI)5月17日收涨1.24%,最新价刷新近2年新高,指数年内涨幅高达24.35%,超过同期恒生指数14.7%和恒生科技指数9.25%的涨幅,在有A股ETF挂钩的港股红利指数中高居第一。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同样表现亮眼,截至5月17日收盘,近20日上涨16.96%。尤其近60日该指数涨幅22.74%,超过同期恒生指数表现。港股央企板块近期表现也很强势,恒生中国央企指数近20日涨超15%,近60日上涨近22%。

谈及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走强背后的驱动因素,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万琼表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红利板块触底反弹,受益于风险偏好的提升、市场情绪的调整、增量资金的流入,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企业盈利的改善以及政策面的积极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是最近的港股通红利税可能减免的消息,进一步提振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尤其是高分红相关板块的投资热情。短期情绪得到提振的同时,长期也有助于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万琼说。

在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经理胡迪看来,港股此轮上涨行情由资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促成。自4月中下旬起,受外围市场震荡和港股业绩拐点影响,全球资金流入港股加速。另外,宏观基本面和政策面改善,缓解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结合外围股市波动和港股盈利提升,共同推动资金回流港股。

其中政策方面,最近利好港股市场的政策和消息频出,提振了市场情绪。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提升港股交易活跃度。就红利板块而言,最近有关中国内地个人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港股通红利税有望减免的消息也引发了新一轮的高分红板块上涨行情。

消息面上,日前,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问题被广为关注。若港股通红利税减免得以落实,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高分红相关板块的热情将进一步升温。

“近年来红利资产火热,而A股红利目前上涨较多,港股红利资产尚处于低洼,特别是在港股上市的央企,分红预期稳定,折价多,股息率高,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一位公募人士说。

公募积极布局港股红利资产

基于对港股高股息红利板块投资价值的看好,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布局相关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今年以来共有12只港股类红利及高股息类基金申报,其中10只为指数产品,包含ETF、ETF联接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另有两只混合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只基金于4月份以来提交申报材料,显示出基金公司布局步伐明显加速。

目前环境下,公募业内人士仍然较为看好本轮港股红利板块行情的持续性。万琼指出,在“美债上行+中债下行”的宏观背景下,红利策略是非常有效的策略。结合历史来看,当美债收益率上行、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行阶段,红利资产往往既有绝对收益、又有相对收益。2014年、2021年和2023年均具备类似特征。

“目前红利赛道机构持仓相对较低,比如公募基金在红利类资产上的持仓比较低。另外从成交额占比、换手率等数据来看,机构的配置也才刚开始,红利的行情可能还会持续。”她说。

在万琼看来,红利板块仍然具有长期配置价值:一是从量化的角度进行回测,高股息率股票历史表现整体优于低股息率股票;二是以高股息指数为例,相比于其他的一些港股宽基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股息率大部分年份处于超过5%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三是红利因子在慢牛/震荡/下跌行情中表现也较优,在反弹力度非常大的年份中,弱于宽基指数和成长性的一些指数。

但她同时提醒,作为一个防御性较好的指数,它在指数回撤时会提供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短期需注意市场冲高回落的风险。

胡迪认为短期支撑资金回流港股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方面,全球进入大选密集周期,全球投资者从大选国家的避险需求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再者,近期美国制造业PMI降至荣枯线以下,劳动力市场数据体现需求端走弱,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期得以部分缓和;另外,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短期数据或存在压力,日本、印度估值在高位,从其他高估值的新兴市场流入中国的资金可能会持续。但长期来看更重要的因素或来自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

往后看,胡迪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内生动能的不断修复,后续有望延续回升向好的趋势,海内外投资者不断提高对中国的配置依然可期。

具体到细分领域的机会,他表示,“当前可以从全球定价的资源品、传统高分红的电信运营商、电力等高股息板块中寻找相对确定性。此外,港股优质成长板块,包括有‘出海’能力的龙头企业也值得关注。在配置上,港股可关注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攻守结合的两大配置方向。”

(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张燕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