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桌上的人生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林筱瑾

住宅的空间,餐厨区最能体现家的终极关怀。或许是受国外电影电视剧的影响,餐厅乃是第二客厅的观念,根深蒂固于心。

只是,140平方米以下的房型,中国式餐厅多受制于宽度和亮度,难以施展亚客厅功能。软装,遂成餐厅氛围营造的重头戏。当今,纺织、陶瓷、玻璃饰品制造业发达,每年广交会的产品极尽餐桌装饰之能事。开发商的样板房餐厅,水晶灯灿烂,烛台杯盘错落,鲜花着锦,编织着梦想的生活剧情。

但我却怀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流行沪上一款钩针勾织出的丝麻台布,白色蕾丝边下垂,压上一片玻璃,令木方桌顷刻优雅翩翩又易于日常打理。尤其在桌板间夹入黑白合家照、艺术照,或缤纷的年历片,甚至还有便签,一方台面实现了挂历、相册和贴士的全功能。如若配上车刻玻璃花瓶塑料摆花,或一株水养万年青,则另是一番弄堂殷实人家的景致了。

宅居高层长大的年轻一辈,颇多偏爱长餐桌甚于圆台面。桌旗,其形如绶带横陈桌面,相比于满铺台布有以少胜多之美,再置以切花瓶插、蜜饯小食茶点,拉出满满的仪式感。餐桌够长的话,再能置个干泡台,让饭后茶余的回甘漾在微醺的光色里……

早年,我爱把旅游时见的美物“移植”家中,那年,荷兰梵高美术馆边,餐厅里的餐盘和面巾纸都印上画家的画作,品完美食,也把“印象派”一起打包入囊;而在一家西西里岛陶尔米纳的手绘瓷盘店,我消磨了珍贵的自由活动时光。后中年时代断舍离观念当前,购物亦显意兴阑珊,但对和餐桌相关的小器物,依然“剁手”不止。莫非是祖宗发明的“秀色可餐”这成语惹的祸?

AI时代,电视不再是客厅的第一需求,餐厅也不必与客厅比美。窃以为相对于餐桌的器物之美,其在自己心目的location和所及窗景才是重要的。所以喜爱奚美娟主演的《妈妈》一片中,那张对着院子的餐桌,阳光而朴素,致人和谐宁静。

人生的悲欢离合循环往复,每个人最终与自己和解,爱己才能利他。不妨就像一张静默的“餐桌”,守着自己的本色,以不变应万变迎来送往,咫尺中成就着自己的方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