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出海带不动极米科技

虎嗅APP

关注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智能投影仪行业红利不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极米科技业绩承压;

  2. 技术层面,极米科技和行业内有所分歧,不确定性影响其估值水平。

智能投影仪龙头极米科技在近日迎来了反弹,4月下旬至今股价上涨已经接近30%。

但是回顾过去,作为2021年最火的消费电子之一,极米科技正在逐渐被资本市场所抛弃。

在2021年公司股价一度高达600元之后,极米的股价就跌跌不休,自高点跌幅超过80%。股价的下跌不仅是因为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在抛弃极米,其主要股东百度也对极米科技再次进行了大减持。

4月30日晚间,极米科技公告称,公司的二股东百度网讯和百度毕威分别拟减持不超过公司2.66%和0.34%的股份。

在过去14个月中,百度网讯和百度毕威已经披露过两次减持。已经合计减持3.44%,套现超过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减持之后,百度合计持有极米科技的股份将降至4.27%。后续,若百度继续减持,将不再需要披露减持计划。

股东减持,股价却迎来了反弹,那么站在当下节点,极米科技是迎来了转机吗?

妙投认为,近期的反弹是因为凭借国内出口数据的超预期,相关板块大涨,带动同样在海外有所布局的极米科技股价有所回暖,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极米科技的未来仍难言乐观。

#01

行业红利不在,极米科技业绩承压

作为智能投影仪的龙头,极米科技被大多数投资者所熟知。

极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在次年公司就发布了投影行业的首款智能投影产品Z3,标志着投影行业智能化时代的开启。

2018年开始,随着行业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投影仪市场开始迎来爆发。作为行业内的执牛耳者,极米科技的业绩快速的迎来了增长。

2017-2021年,极米科技的营收快速的从10亿规模成长达到40亿,在5年的时间内翻了4倍,可以说是成长股的代表企业。但是从2022年开始,公司的增长就开始陷入了停滞。

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2%;到2023年极米科技的营收及利润出现了明显下滑。

2023年极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5.57亿,同比下滑15.77%,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同比下滑了72.57%。

业绩的下滑使得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极米科技经历了戴维斯双杀。

缘何极米科技的业绩增长停滞?且在2023年出现断崖式的下滑?

智能投影仪行业的增长放缓以及行业的竞争加剧是极米科技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投影仪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极强成长性的行业,作为电视的替代品,在年轻用户,尤其是租房用户中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但是消费电子是一个供给决定需求的行业,随着产品的创新态势放缓,国内投影行业红利不再,投影仪市场出现了整体出货量的下降。

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586.4万台,同比下降5.1%;销售额103.7亿元,同比下降17.3%。

从数据上看,不仅仅是销量的下降,机型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的更为明显。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线上市场均价为1756元,较2022年下降212元,降幅达到11%。

如果从更细的各个价格端销售变化情况来看,能明显的看到,500元以下价格段成为市场主流,销量占比达到31.9%,较2022年上涨8.2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23%,这说明低价格的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

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不仅消费降级,以及行业不断的走向下沉市场有关,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在于行业竞争的加剧。

随着家用投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和中小型创新品牌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线上售卖的投影仪品牌接近300个。

行业不增长,玩家又很多,极米科技虽然在国内仍维持着行业龙头的地位,但是其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下滑了4个百分点,到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仍没有出现明显的止跌迹象,环比2023年Q4仅提升0.1个百分点。

在行业增长停滞、同时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极米科技2023年的业绩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投资者也选择了用脚投票,其股价跌跌不休,较高点已下跌80%。

#02

技术路线之争,极米科技面临争议

除了行业带来的承压之外,市场对于极米科技更深层次的担忧在于其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

消费电子作为快速更新换代的产品,对于相关企业来讲,如果点错了科技树,那么对于企业来讲将是灭顶之灾,特别是对于投影仪这种行业技术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高速发展的行业来讲。

投影仪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大屏显示体验,画质核心参数为亮度和分辨率。主要涉及两项关键的技术,一个是显示技术,另外一个则是光源的选择。

按成像原理,投影仪的显示技术可以分为DLP、1LCD、3LCD、LCOS四大类,其中DLP和1LCD占据主要市场。

相比于1LCD技术,DLP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质量,其亮度、对比度和体积更优,因此价格上DLP要高于1LCD,而1LCD产品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价格亲民,性价比较高。

所以,在过去DLP技术多用于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千元以下的低端产品中基本采用的都是1LCD技术。

在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红利的阶段,DLP技术一度是市场的主流,国内主流的品牌家用投影仪厂商基本都采取的是DLP技术路线。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19年采用DLP路线的投影仪在整体投影仪中的占比高达75%。

但是随着行业市场的下沉,高性价比的产品增长更为迅猛,1LCD产品成为行业的主流。2022年1LCD市场销量实现了对于DLP的反超;2023年,1LCD技术市场份额继续向上提升至66.1%,同比上涨5.0个百分点,DLP产品继续受到挤压,份额降至31.9%。

极米科技的技术路线一直是以DLP为主,在DLP市场极米科技的市占率在2023年超过40%,连续多年在该DLP市场中位列第一。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LCD市场中,极米科技却显得准备不足。在去年4月份,极米科技才推出相关的LCD新品——快乐星球(MOVIN)O3,为下沉市场和年轻消费者提供了入门级家用投影选择。

在LCD的市场占比超过一半时,极米才开始着手布局LCD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无疑是在战略上慢了一大步,一步慢,可能步步慢,对于极米来讲,未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LCD市场追上竞争对手。

除了显示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有分歧之外,在光源的选择上,极米科技的选择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

目前家用投影的三种常见光源技术路线,分别为LED、激光和混光等。其中LED光源具有体积小、易控制、色彩丰富、寿命长等优点,加上相较于激光光源有成本优势,是目前行业的主流,而激光方案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在激光方案的选择上,极米科技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2023年,极米最新推出了自身的投影光源技术研发成果——DualLight超级混光,简单来说,即采用激光和LED混光光源方案。

和极米选择混光方案不同,行业内的其他玩家如坚果、海信等厂家则认为三色激光是行业重要的技术拐点,并认为极米的混光是三色激光研发失败退而其次的结果,由此几家厂商大打口水仗。

目前各家的方案孰优孰劣尚无定论,但对于极米来讲,市场的投资者最怕的是不确定性,而如果极米科技真的走错了方向,将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极米科技估值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03

小结

行业红利不再、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公司的战略布局出现失误、以及技术路线选择上产生的分歧,极米科技跌跌不休。

短期来看,极米科技正在努力的自救,除了2023年推出LCD产品之外,今年一季度推出新品Play5,将DLP产品价格下探至了1799元,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极米销量的回暖。

但是中长期来看,如果行业不能技术突破创造新的需求,整体处于内卷之中,极米科技哪怕是行业龙头,其股价恐也难回高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