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警方确认:波音举报人是自杀!出庭当天被发现死在车里,“右太阳穴有枪伤”,曾留遗言:“如果我出事,肯定不是自杀”

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

据央视新闻5月18日消息,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当地时间17日,根据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警察局当日公布的一份文件,经过广泛的执法调查,警方确定曾公开揭发波音公司存在安全隐患的波音前雇员约翰·巴尼特的死因是自杀

今年3月9日,曾在波音工作32年并曝光公司质量控制问题的约翰·巴尼特原定当天出庭指认波音诽谤,却被发现疑似死于自杀,终年62岁。巴尼特2010年在北查尔斯顿工厂出任质控经理,201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2019年爆料波音生产安全问题。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美国查尔斯顿县发布调查报告称,3月9日上午10时许,巴尼特的朋友报警,要求警察检查巴尼特的情况。不久后,警察在位于酒店停车场的车辆内发现了死亡的巴尼特当时“巴尼特右手拿着一把银色手枪,手指仍扣在扳机上,右太阳穴有明显枪伤”

报告提及,一名酒店员工告诉警方,在警察到达前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听到汽车附近有“砰”的一声,但他们对此并没有多想。警方还注意到,车辆的乘客座位上有一张“类似于便条”的白色纸片,没有提及纸片上的内容。

据参考消息,巴尼特的一位家族朋友称,巴尼特在死前曾告诉她,如果他被发现死亡,绝不会是自杀

这位朋友向美国广播公司当地新闻机构WPDE电视台讲述了她与巴尼特进行的一次令人担忧的对话。她称巴尼特在她需要帮助时来看望她,两人开始谈论他即将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进行的取证。

她告诉WPDE:“他并不担心安全问题,因为我问过他。我说,‘你不害怕吗?’他说:‘不,我不害怕,但如果我出了什么事,肯定不会是自杀。’”

巴尼特的这位家族朋友的具体说法无从考证,《新闻周刊》联系了几个消息来源,但没有结果。但是,巴尼特的律师罗伯特·特克威茨和布赖恩·诺尔斯表示,“没有人会相信”他有自杀倾向。他“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巴尼特生前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来到北查尔斯顿工厂不久,他就开始担心,波音急于让新飞机下线,造成工人工作压力大,组装过程仓促和混乱。一些工人没有遵守工厂的零部件追踪程序,导致有缺陷的部件丢失;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生产线延误,甚至从废料箱取出不合格的零部件,安装到正在制造的飞机上。

巴尼特还说,波音787客机所适配紧急供氧系统的故障率测试结果达到25%。这意味着,一旦飞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每四个呼吸面罩中就可能有一个无法使用。

“所有由北查尔斯顿出厂的客机,没有一架是我敢签名保证它安全适飞的。”巴尼特说,他曾提醒管理层关注他担心的问题,但管理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波音公司否认巴尼特的说法,称所有波音飞机都符合最高安全和质量标准。

据新华社,美国《纽约时报》在4月9日报道了波音公司质量工程师萨姆·萨莱普尔对波音质量控制的担忧。萨莱普尔说,波音787型飞机机身组装涉及把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大块机身部件装配到一起,而波音员工以强力推挤完成组装,造成机身复合材料变形。萨莱普尔称,他多次在波音内部反映情况,不仅没有得到重视,反而遭报复、排挤和人身威胁。

美国资深记者、作家彼得·罗比森在《盲飞》一书中指出,波音在1997年收购竞争对手麦道后,迎合资本追求利润的取向取代了此前精益求精的工程师文化。以盈利为中心的导向,使波音对公司管理、研发生产进行压缩和简化。为了跟空客新机型竞争,波音公司没有进行足够测试和验证就匆忙推出737 MAX客机,为日后飞行安全埋下隐患。

编辑|孙志成 杜宇 杜恒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