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石榴映红新时代新疆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中安在线

关注

转自:中国日报网

在雄壮的昆仑山脚下,一颗颗鲜艳的石榴如同民族团结的火焰,照亮了喀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里,一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篇章。近年来,新疆喀什地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意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

种下石榴籽,精心浇灌发绿芽……在喀什地区,民族团结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通过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各族群众在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中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喀什地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里,孩子们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里,各族居民共同参与“石榴花开邻里节”,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相互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同时,各地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歌舞比赛、手工制作、工艺品展览等,使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石榴花开瓣瓣红,鲜艳夺目竞相开……疏附县以“红石榴”队伍、“红石榴”教育、“红石榴”文化为抓手,不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打造“红石榴”宣传上,着力实施“五个一百”行动,培育100名“红石榴”创建工作指导员、100名“红石榴”讲播员、100名“红石榴”宣讲员、100名“红石榴”模范个人、100个“红石榴”创建示范单位。通过“聚焦铸牢”+“行业典型”,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大力推进“中国故事”“疏附故事”传播行动。发挥疏附县“红石榴”讲师团作用,“线上+线下”开展巡回宣讲,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村入户。发挥2000名“红孩儿”小小宣讲员作用,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师生头脑。

如今,在喀什地区的广大农村和社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他们手挽着手、心连着心,每个人都在奋斗、都在奔跑,共同创造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英吉沙县芒辛镇喀拉巴格村,“民族团结心向党共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成为当地群众展示精神风貌、抒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平台。各族干部群众欢聚一堂,用歌声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感恩之情。在疏勒县,自1992年起,潘玉莲老人创办了“爱心课堂”,义务托管、辅导孩子。她的善举不仅为当地孩子们提供了便利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条件,也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见证,各地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举措,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纵深迈进。如今,在喀什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绚丽多彩。(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庄涛 依力夏提·艾拜都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