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市场持续回暖,相关ETF屡创上市新高,哪些产品值得关注?

北京商报

关注

春风得意马蹄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和厚积薄发之后,港股近期迎来了久违的回暖,并且气势如虹。从4月22日到5月6日,恒生指数实现“十连涨”,创下2018年2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虽然近日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从5月9日开始又开启连续上涨模式,截至5月14日恒生指数已经站稳19000点。

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近日一则“内地个人投资者港股通20%红利税或将减免”的消息广为流传,如同春风拂面,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利好消息面进一步推动了港股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带动港股多只红利相关ETF大涨,屡屡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布局相关主题基金来参与港股投资、获取上涨收益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费率更低、投资操作更为快捷的港股标的ETF产品也愈发受到投资者青睐。不过在经历了连续上涨之后,这波反弹还能延续多久?港股是不是到了配置窗口期?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产品来持续分享港股上涨的红利?

港股持续回暖,南下资金积极“抢筹”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香港合作措施,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刺激港股强势反弹,开启连续上涨模式。整个4月,港股稳居全球主要股指涨幅第一位,并且成功站稳在年线上方。

进入5月,又有媒体报道称,国内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上市公司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此前,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也建议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降低港股通内地投资者准入标准。若相关计划得以实施,有助进一步改善港股流动性。

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叠加,港股延续了强劲上涨的势头。截至5月14日,恒生指数月内已经上涨了7.38%、站上19000点,恒生科技指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也分别强势上涨9.21%、6.98%。自4月以来,这三大指数的涨幅则分别达到14.77%、15.63%和15.38%,走出了一波相当亮眼的行情。

“聪明的资金”也一直在积极布局港股。Wind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南向资金一直保持净流入状态,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超过2300亿港元,占去年累计净买入金额的七成,资金抢筹意愿强烈。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近期港股强势上涨的核心原因在于资金面的改善。本轮上涨中,南向资金起先导作用,自2月起持续流入,由红利板块逐渐向其他板块扩散。4月11日后外资大幅流入港股,与内资共振推动本轮港股强势上涨。

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史宝珖也指出,国内经济回暖,海外机构上修国内经济前景,港股市场情绪修复。经济回暖有助整体港股市场盈利预期改善。2024年多部委已经明确“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估值的底部是清晰的,投资者需要去重新评估和审视以上变化对股票估值的积极影响。

港股标的基金表现亮眼,相关ETF屡创上市新高

乘着这波行情的东风,港股标的基金的净值也出现了强势反弹。港股标的ETF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产品份额也出现了明显增长。4月以来,港股红利ETF、港股通科技30ETF、黄金股ETF、香港证券ETF等多只产品资金净流入额超过4亿元,多只港股ETF的净申购份额超过10亿份。

除了港股ETF,此前表现低迷的港股主题主动权益基金也在今年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在权益类基金中涨幅靠前。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产品的出色表现与资金的“用脚投票”,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港股市场回暖的乐观预期,也显示了投资者对于高分红、高成长性港股的偏好。

以成立于2022年6月的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为例,该产品跟踪标的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汇聚了港股硬科技龙头,成分股涵盖互联网、设备、生物科技、大数据等科技细分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的互联网平台经济、高股息、地产物业、创新医药等四大板块,恰与A股形成了良好互补。为更好满足场外投资者需求,日前,工银港股通科技30ETF联接基金(A类:019933,C类:019934)也已面世公开发售。

另一只表现强劲的港股标的ETF——港股红利ETF(159691)也引发市场关注。这只产品跟踪港股通高股息精选指数,着眼于港股中股息率高、盈利持续且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而这些股票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港股红利ETF也因出色的表现获得市场和投资者青睐,规模较年初的2.07亿元已大增至11.76亿元。

港股行情刚刚开始?后市表现将如何演绎

经历了连续上涨,市场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无疑是港股后续走势将如何演绎,强劲的上涨势头能否延续。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市场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但港股市场的基本面依然稳健,加之政策面的利好,市场的强势反弹有望延续。

工银瑞信史宝珖表示,现下风险收益偏好较低,从绝对收益视角,经济增速降档趋势下,我国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类债券属性的高股息资产具备吸引力。当前A股主要红利资产行业交易拥挤度皆处于中高水位,而与此同时港股高股息当前较A股红利具备较高性价比,当前可关注港股高股息投资机会。“在海外风险事件仍未完全出清,并可能扰动港股市场的情况下,具备低风险特征的高分红风格仍有配置价值。”

而要持续捕捉港股上涨的红利,尤其是投资以高分红、高股息为主的红利资产,港股类ETF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重要选项之一。

当前,A股市场投资港股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开通港股通账户进行直接投资,以及通过A股上市的港股主题基金进行间接投资。前者投资门槛较高,需要投资者满足一定的资金要求;而后者不仅门槛较低,如果选择了港股标的ETF还有很多比较明显的优势。

首先,投资者只需开通场内基金账户或者股票账户就能购买,没有资金要求,甚至不用开通港股交易权限,方便快捷。

其次,具有较低的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还是以港股红利ETF和港股通科技30ETF为例,这两只产品的管理费率为0.45%、托管费率0.07%,持有1年的总费率仅为0.52%,远低于普通的主动权益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第三,实施T+0交易,当天买当天卖,可以随时止盈止损。

第四,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聚焦港股市场不同板块或主题的机会,如科技、金融或红利股等,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市场情况可灵活选择不同ETF,以实现多样化投资。

除此之外,跟踪指数的产品透明度更高、风险更加分散等普通ETF的优势,港股标的ETF同样也具备,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没有股票账户或场内基金账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也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或银行及三方平台等基金代销渠道,购买相关ETF的联接基金,便捷地投资港股,如正在发行的工银港股通科技30ETF联接基金(A类:019933,C类:019934)。

当然,港股在近期大幅走高后,或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分歧和震荡,投资人在享受市场回暖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风险。未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投资者应谨慎抓住机遇,合理布局,争取分享港股市场的发展红利。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提及的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