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微盘策略光环褪去 “神基”神话安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注

曾经的小微盘股“神基”们如今可安好?

2022年,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以35.60%的年度收益率在震荡市中“一战成名”。随后,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金元顺安元启的“平替”产品,这些“神基”用极度分散持仓、押注小微盘股的策略在2023年交出不俗成绩单。但好景不长,今年初小微盘股遭遇重挫,A股市场也经历显著的风格切换,重仓小微盘股的基金产品净值回撤明显,规模变动剧烈。

小微盘股是否仍然是一条值得押注的赛道?相关产品的最新持仓报告似乎给出了答案。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之前一直重仓小微盘股的部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已经出现了中大市值风格的股票。当然,也有不少基金的思路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选择坚守小微盘股不动摇。

● 本报记者 魏昭宇  

小微盘股策略悄然生变

2023年,多只“神基”的名字频频现身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等各大平台的基民讨论区。吃到“神基”红利的基民晒出截图,炫耀自己的产品净值迭创新高。投资者赋予这类基金许多关键词:“专注小盘股”“偏爱低价小票”“主观+量化”“分散持仓”等。

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不少曾经的“神基”,如今已经转变了投资方向。以较早瞄准小微盘股赛道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为例,2020年至2022年,该产品连续三年的年度收益率突破30%。从其过往持仓情况看,自2020年四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该产品的重仓股几乎全部是小微盘股。但最新的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家公司市值均超过200亿元,仅有第十大重仓股川环科技的市值在百亿元以下。其重仓的天孚通信赛轮轮胎、卫星化学等公司的市值均超过500亿元。

另一只曾经与小微盘股赛道涨幅一致性较高的国金量化多因子的选股方向也在一季度发生变化。去年三季度末,国金量化多因子因其在震荡市场下较好的业绩表现,规模最多超过120亿元。在1月末小微盘股大幅调整的背景下,国金量化多因子净值回撤明显,其规模在一季度末已下滑至50.47亿元。一季报显示,不少传统能源、银行等高股息品种进入了国金量化多因子的重仓名单,其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石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石化、北京银行、国泰君安、渝农商行、新钢股份、中国神华。而在去年年末,国金量化多因子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部分品种的市值不超过50亿元。

当然,并非所有小微盘股“神基”的策略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向。以招商量化精选股票为例,截至一季度末,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中,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品种市值低于50亿元,其余重仓股的市值也徘徊在100亿元附近。再以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为例,尽管贵州茅台成为一季度末的新进重仓股,但其余9只重仓股的总市值均低于30亿元。这与基金经理江峰此前一直看好小微市值赛道的市场观点基本一致。

调仓原因各异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最新披露的一季报发现,基金经理缪玮彬并未在一季报中对选股策略的转向做过多解释。他表示,良好的外部经济增长带动我国出口需求企稳回升,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依然坚定看好股票资产,仓位保持在中高水平并有所提高,坚持分散化投资,在股票和行业选择上加大对持续盈利能力表现良好的公司的配置力度,同时兼顾配置具有一定性价比的低估值品种。”

国金量化多因子的基金经理姚加红、马芳则在一季报中表示:“产品一季度波动幅度较为明显,与市场环境的剧烈波动和相对频繁切换有一定关系。量化策略是不断储备和迭代优化的过程,经历了此次市场波动后,基金管理人对风险模型进行了迭代优化,预计一定程度上或会收缩极端市场环境下的净值波动范围。”

此外,马芳也在社交媒体平台对近期操作做出了具体解释。“大家之所以会把万得微盘股指数的涨跌跟国金量化产品的涨跌关联起来,是因为从2022年开始,微盘股出现了一定的市场机会,并被量化策略捕捉,因此所体现出的现象就是,国金的量化产品在微盘股上会有较高的参与度。”马芳表示,“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微盘股风险的提升,国金量化产品也根据市场情况逐步降低相关风险暴露。”

“2024年一季度对聚焦小微盘股投资的基金来说是较为艰难的时刻,市场波动显著增大,小微盘股大幅下跌,导致部分相关基金短短数日之内就将数年累积的收益归零,投资者持有体验较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研究人士表示,“经历此次市场波动后,部分基金转向中大市值股票,可能是基金管理人对策略模型进行了迭代更新,进一步强化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在特定阶段对风格因子进行了适当的约束和调整,以适应更复杂的市场环境,提高持有人持有体验,力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而一些没有调仓转向的基金,可能是出于对小市值风格的信仰,或是产品本身就是定位于小市值风格。”

比如,招商量化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王平在一季报中表示,并没有调整策略的计划,“策略出现了历史最大回撤,但是在流动性风险解除后,策略的超额收益进行了快速修复,符合我之前的判断,目前策略的超额收益创出年内的新高,后续我依旧没有调整策略的计划”。

此外,在盈米基金研究员谭瑶看来,相关产品策略调整除了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意识到经过长期的调整,优质龙头公司的估值已经调整到合理水平,可能迎来风格回归。更注重基本面和企业业绩的基金经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稳健的投资策略。

激辩风格切换

行至当下,市场风格是否会迎来切换,不少业内人士都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谭瑶认为,A股市场每一轮大小市值风格持续时间在3-4年,目前小市值风格自2021年初以来已经持续3年时间,时间上已经接近风格转换的节点。另外,今年以来私募量化加速出清,小微盘股指数跌幅明显,随着监管更加完善以及市场流动性涌入,大市值风格可能逐渐回归。

从年内表现来看,万得大盘股指数表现远远好于万得微盘股指数。“经济正在稳步回升,市场有明显的企稳迹象。”有业内人士提到,新“国九条”发布后,低估值、基本面过硬、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优质龙头股将迎来更多配置良机。

在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分析人士看来,随着经济复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大中小盘股票都将受益。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未来小市值风格继续占优的概率较大,但也可能存在风格切换的可能性。公司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小市值公司股价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投机行为影响,从而带来更高的波动性和潜在收益。此外,小市值风格在前期遭遇大幅回撤后,部分资金选择撤离,有效地缓解了交易拥挤度。同时,一部分具有基本面支持的小市值公司显现出较高的配置性价比,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因此,小市值风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继续受到市场的关注。在经济复苏阶段,大市值公司由于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总体来说,对于小市值风格和大市值风格的赛道,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和配置。

江峰近期表示,对中小市值策略始终保持乐观态度。“我对中小市值企业的关注是一如既往的,不会因为短期行情的波动而盲目改变投资策略。”江峰表示,“目前来看,中小市值目前的估值还在较低位置。4月财报季结束后,结合日历效应和产业催化,预计中小市值股票5月、6月、7月、8月的表现或将较4月有所提升。此外,在宏观层面上来看,在新兴产业爆发期或者经济走向复苏时,中小市值板块的业绩弹性往往更大,相对占优的格局有望延续。”

此外,江峰还表示:“我个人理解新‘国九条’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市值公司长期发展,简言之就是‘前排的同学继续加油,后排的同学要努力上进’。我在梳理年报和一季报的时候,明显发现中小企业的分红案例增多了,企业的分红积极性提高了,这有利于估值提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