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国各主产区小麦产量、开秤价“预测”出炉

市场资讯

关注

本报讯(记者周郸宁)眼下夏粮收购在即,新季小麦价格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为及时了解国内各粮食主产区小麦生长情况和收购形势,以及各界对后市小麦市场行情的走势预判,5月15日,由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承办、粮油市场报社协办的2024夏粮生产形势研讨会在郑州举办。来自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浙江、河南等小麦产销区的粮食贸易、加工、仓储、种业、饲料养殖及相关机构等50家单位的近百位代表,对今夏小麦行情进行了深入分析研讨。

“今年山东地区小麦生长期间雨雪充沛,田间管理加强,目前小麦长势良好。播种面积有所增长,预计单产较去年增加近一成,总产也将明显增加。根据调查,华北地区余粮较往年偏多,预计德州周边开秤价较往年偏低,或在1.27元/斤附近距离小麦大规模上市尚需时日,应重点关注‘干热风’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山东省德州市一家粮油收储公司负责人说。

这一判断得到了陕西省某供应链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认同。他认为,现在总体库存充足,市场供大于求,玉米价格走低,这些因素都会使得今年小麦价格不会过高。“从消费看,饮食结构持续调整,面粉消费偏弱,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贸易商新建库存的信心不足,这些都不会支撑小麦价格。”

现在苏北地区的小麦长势不错,单产预计达到1100斤/亩,属于正常年景收成。对于当地的小麦开秤价格,预测基层收购点在1.15元/斤。下一步,市场主体会关注储备粮轮换节奏对小麦价格的影响。”江苏徐州某粮食购销公司负责人说。

河北一家国有粮食储备库总经理从小麦生长期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今年河北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冬小麦抽穗扬花期早于常年3~5天,生长期间降水充沛,底墒充足,一二类苗占比过九成,预测后期没有明显天气影响的情况下,今年会是丰收年。”他建议,由于河北地区玉米价格波动明显,会对小麦价格产生一定影响,贸易商应注意把握节奏,快进快销。

“前期土地墒情很好,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豫东、皖北等地天气偏旱,对小麦灌浆不利,如果后期不发生‘干热风’等极端天气,丰收应该不成问题。”安徽省一家基层面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坚挺,新麦上涨空间不大,但下行空间也有限,面粉厂应以贸易商的思维去建立库存,注重市场利润。

围绕强筋优质麦行情,河南省一家面业公司负责人说:“平时优质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的价差维持在0.1~0.14元/斤,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价差会扩大到0.2元/斤,去年‘烂场雨’之后,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今年小麦产量应该不会比去年低,新麦集中上市期间,企业会采购一些一类优质麦,预计优质麦与普通小麦的价差会缩小到0.05~0.1元/斤。”

“今年豫南地区小麦长势良好,目前判断单产或维持在1000~1100斤/亩,后期需重点关注天气因素。再过一周左右时间,豫南地区小麦零星开镰上市,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今年会对售粮主体的惜售心理产生冲击,湖北地区小麦零星上市价格偏低,预估本地粮食经纪人收购价在1.15~1.2元/斤。”驻马店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说道。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王向博认为,虽然部分地区品质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大多数地区新麦理化指标好于上年,新小麦丰收基础坚实,丰产预期较强,但目前仍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距离小麦大面积成熟还有一段时间,灾害天气的威胁仍然存在。

王向博分析称,得益于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气象的支持,预计2024年小麦产量将高于2023年。考虑到地租成本上涨100~200元/亩,预计小麦种植成本上升,可能会抬高市场价格底部空间。政策因素如《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实施,预计将加强对小麦生产的支持,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此外,也应关注政府储备粮节奏的调整及地方储备的增长可能对小麦市场产生的影响。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洁表示,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参会的各市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延链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创新,加快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担当作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