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恒香天下茶业有限公司扎根地标产品核心产区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注

转自:中国质量报

好茶“质”时节

安徽恒香天下茶业有限公司扎根地标产品核心产区助力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对于安徽恒香天下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香茶业”)总经理刘恒来说,是一个特别忙碌的假期。

“清明节过后就进入了春茶上市的旺季,今年春茶收成很好,在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刘恒说,产品受欢迎的背后,源于恒香茶业始终坚持以核心产区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诚信经营。

作为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恒香茶业的主打产品六安瓜片不仅是安徽省名茶,也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恒香茶业与六安瓜片核心产区相关乡镇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加强茶叶的科研、种植和采收,助力乡村振兴。

标准化种植 地标产品保证品质

从市区驱车两个多小时,然后弃车登船进山,最后徒步才能到达……尽管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说起今年清明节期间专程回到六安瓜片核心产区的情形,刘恒仍记忆犹新。

目前,六安瓜片产地主要分布在六安市所辖的金寨县、裕安区等地,即以齐头山为核心的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介于北纬31度01分~31度33分,东经115度32分~116度52分之间,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这些主产区地处大别山腹地,山清水秀、植被丰厚,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800米范围内,光热、水分、土壤等自然环境极利于茶树生长。

“前几年因为疫情,没能到主产区查看茶叶的种植情况,今年再次跋山涉水来到核心产区,发现今年茶叶收成非常喜人。”刘恒说,明前茶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恒香茶业坚持从核心产区种植、采摘茶叶,为的就是确保产品品质。

“六安瓜片茶产区光资源丰富,散射光多,夏季凉爽,茶树在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缓慢生长,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和积累。微酸性的黄棕壤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在充沛的雨水滋润下,茶树长势旺盛,新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制成的茶叶成品叶厚肥壮、色泽嫩绿、香气高长、滋味浓厚。”说起六安瓜片的特点,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会长、六安瓜片制作国家非遗技艺传承人曾胜春如数家珍,“六安瓜片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六安瓜片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提出的范围为准,主要是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等5个区县26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当前,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茶园,全部采用标准化种植的方式种植六安瓜片,使其符合地标产品的标准要求。

联合式发展 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促进六安瓜片发展,有“瓜哥”之称的曾胜春以自己旗下的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六安瓜片茶产业联合体,由3家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组成,恒香茶业也是联合体成员之一。据统计,联合体直接带动茶园基地1068公顷,辐射带动茶园1300多公顷,直接和辐射带动农户3100户。联合体茶园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种植单产收入比分散经营农户高10%以上。

“联合体内各成员通过契约、合同等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按照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联结要求,各成员直接与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联结,指导监督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保证了企业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既确保了原料稳定供给,又减少了原料采购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解决了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后顾之忧。”刘恒说,通过联合体,恒香茶业更好地运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茶农增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金寨县麻埠镇地处大别山区,是六安瓜片核心主产区之一,境内的蝙蝠洞茶场闻名遐迩。“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心谋划茶产业发展。”麻埠镇党委书记金鹏透露,近年来,麻埠镇党委政府鼓励恒香茶业等实力茶企联合茶叶大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加强茶叶的种植、采收、制作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种植面积。

金鹏算了一笔账,在恒香茶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企业原材料收购溢价约5%,麻埠镇茶园的茶叶单产产值增加约5%,茶农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应该说,我们广大农户和务工人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茶农实际年收入逐年增长约5%以上,务工人员日薪劳动收入从1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元,显著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实际收入,实现了多赢发展。”他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茶叶的种植、采摘以及加工、制作,同样与环境、季节密不可分。“我们将始终坚持原产地的经营方针,扎根核心产区,与广大茶农一起为广大消费者种好茶、产好茶,让大家喝好茶。”刘恒说道。

《中国质量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