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县城游”成旅游新风向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注

转自:中国质量报

增速跑赢全国大盘 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县城游”成旅游新风向

□ 本报记者 岳 倩

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47%、商超订单量同比增长55%。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40%,跑赢全国大盘,且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无论是从时间上的纵向对比,还是从类型上的横向对比来看,这些数据都表明,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县城游”成为旅游新风向。

“县城游”如此受欢迎,“小众风景”“当地特色”是关键词。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依靠如紫色云霞般的蓝花楹获得年轻游客的喜爱。“贵州刺梨冰美式”“宁夏沙棘拿铁”“西藏酥油茶拿铁”等具有“县城特调”的创新产品,让游客在新奇的味觉体验中,了解当地的美食文化。高性价比也是加速旅游市场下沉的重要因素。相比一二线城市假期高企的住宿、餐饮费用,“县城游”更有性价比,更具有可接近性。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间夜均价仅为一二线热门城市均价的一半。而且,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人挤人”,“县城游”更有可能让游客身心放松地度过假期。尤其是对于追求松弛感的年轻游客而言,旅游更要突出休闲属性,个性化、自由化的度假方式显然更受欢迎。

县域文旅热,折射了公众日益高涨的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认为,从一二线中心城市向三四线甚至县城走,日后将愈发普遍。从供给侧看,高铁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与中心城市的直达性。同时,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也在不断完善。今年以来,携程平台上新增县域景区近千家。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都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游客对游玩质量和体验重视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城市大小,要想延续热度,都要有特色、优服务。事实上,县域旅游十分考验服务和接待能力。对于县域来讲,要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同质化。此外,也需对当地资源进行整体的整合和规划,提升服务水平。从以往的事例来看,县域旅游在服务和接待方面,搞得好容易爆红,搞不好也容易“招黑”。比如,一些县城交通建设相对滞后,还未进入“高铁时代”,交通便利度不高,未实现交通圈对旅游圈的激活作用,影响游客旅行意愿。一些县城承载压力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完全满足小长假爆发式增长后的旅客需求。

小城市引爆新旅游,一系列新潮玩法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有业内人士认为,县域文旅应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成为提振县域经济重要抓手,要坚持标准先行、提升服务、打造品牌、立足民生,把县域文旅热这把“火”烧好烧旺,成为一种旅游常态,更好赋能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各县市既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又要根据县域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止步不前,错失打出个性化、差异化县域旅游品牌的“时机”。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县域单元数量多、分布散、类型广,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县域旅游的宏观分类指导”。

《中国质量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