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广阔天地大展作为的“新农人”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内蒙古日报

□实习记者  方圆

“这样的展会怎么能少了我们内蒙古的好味道!走,带大家去看一看!”来自包头市的“内蒙古农推官”刘少龙笑容自信,在人头攒动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现场,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来自我区12盟市的优质农畜产品。

农推官即农畜产品推介官。2023年,首届“内蒙古农推官”选拔大赛举行,2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内蒙古农推官”从219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职责就是通过互联网,推介家乡好物,提升内蒙古农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货还得会吆喝。在刘少龙看来,把手机变成“新农具”,将镜头对准田野,能让土特产走出当地,被更多人知道。于是,刘少龙开始尝试自媒体,为农畜产品“代言”。2023年,他累计拍摄助农和宣传家乡短视频280多条,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次;累计帮助农户销售农畜产品180多万元。

“刘少龙是个有本事的后生。他办的合作社把小西滩村的经济带动起来了,让我们农民也跟着沾了光。”提起刘少龙,包头市达茂旗乌克镇小西滩村的村民李全林竖起大拇指。

刘少龙原本是一家建筑企业高管。2019年,他的老家小西滩村整体搬迁。为了不让从小长大的村子就此消失,他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在小西滩村原址组建了包头市达茂旗北方禾牧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刘少龙说,他始终忘不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馒头和炖羊肉的味道,所以下定决心成为“守村人”“新农人”,让更多人尝到家乡红皮小麦和草原羊的美味。

然而,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的刘少龙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当他拉着合作社的面粉到超市、粮油店上门推销,却总是吃闭门羹。正在他一筹莫展时,达茂旗供销社积极牵线搭桥,帮他打通了包头市的销售渠道。随后,刘少龙开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当时尝试找主播带货、培养主播,但是效果都不理想。自己好不容易从打工人奋斗成了小老板,也不愿意抛头露面做自媒体。”刘少龙说,多亏了一个朋友几番鼓励,他才开始将镜头面对自己,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并介绍合作社的农畜产品。

“达茂旗的小红皮小麦,虽然产量不高,但是皮红肉实,制成的面制品口感筋道、麦香浓郁,一口就能尝到小时候的味道。2016年,‘达茂小红皮小麦’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刘少龙面对镜头能够侃侃而谈。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合作社已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产品包括粮油、肉蛋、饲草料等7个大类、60多款。其中,“达茂小红皮小麦特级粉”“大后山臻品莜面”“大后山臻品荞面”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去年,政府出资把通往合作社的路修好了。政府的支持让我的干劲儿更足了!”刘少龙说,他将继续发展合作社产业,带动更多乡亲们增收致富。同时借助“内蒙古农推官”的身份,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更多的农牧民销售农畜产品。

广袤乡土,大有可为。赤峰市敖汉旗的刘凤玲也同刘少龙一样,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化身“新农人”,带着新技术、新理念,在农村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具有“农业师”职称的刘凤玲也跟着忙碌起来。每天早上5点,她都会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到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直到下午2点多才结束。“在地里就忘记时间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腿也酸得抬不起来。很累但是也快乐!”刘凤玲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帮助他们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对她来说是有价值的事。

返乡创业的“农二代”刘凤玲,扎根农村,一待已是近4年。“农民种地是一颗汗珠掉地都能摔八瓣儿,但是辛苦一年却收入不高,我想让他们能多赚点钱。”抱着这样的念头,刘凤玲2000年回到家乡,成立了内蒙古亿垄粟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机械化种植谷子、荞麦等当地优势作物。同时,跨行进入农资企业,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和农资供应。目前累计服务上万农户。“现在农户不仅信赖我,还依赖我,遇到各类种植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咨询我。”刘凤玲言语间带着自豪。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今,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激情、有知识的新农人选择逐梦田野。他们发掘乡村功能价值、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踏踏实实地做着“兴农事”,为田间地头注入发展新活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