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郯城:党群同心多元共治 趟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经济参考网

近年来,山东郯城县结合县情民情,创新性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1+3+N”解纷联盟工作机制,依托“解纷平台、六事工作法、三治融合”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探索“党群同心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搭建“上下贯通”平台,画出解纷最大“同心圆”

郯城县树牢“一盘棋”理念,健全完善“横向贯通、纵向集成、多点发力”的联动平台,将“解矛盾、调纠纷”的触角更大范围地伸入到了群众身边。

抓好阵地建设,确保只进“一扇门”。全面推进县、乡15个“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升级改造,整合矛盾调处、信访接待等5大功能要素,吸纳相关职能部门和调委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调解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平台,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抓实调解组织建设,确保拧成“一股绳”。开展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规范化备案工作,鼓励“五老”人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依托乡(镇)党委政府、村(居)委员会以及行业、企事业单位设立15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品牌调解室25个,共有611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其中,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评为“2023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成功入选全国百家金牌调解组织。

抓牢机制建设,确保连成“一条线”。成立了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为召集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1+3+N”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建立扎口受理、分流交办、联动处置等9项工作机制,有效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未病先防”抓前端,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

郯城县坚持“小事不小看”理念,强化“居民提事、网格听事”的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控变量”。创新搭建“书记有约”平台,开设24小时便民服务专线,引导居民群众有事找组织、有问题找书记。高效整合网格排查、山东解纷码平台、“12345·郯城首发”、信访、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实现信息快传、共享,确保矛盾纠纷收集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

拓展法治宣传维度“减存量”。深化“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全县共配备名“法治带头人”125名、“法律明白人”375名。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宣讲1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手册、彩页2000余份,在全县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延伸志愿触角“降增量”。针对困境儿童、少年儿童心理辅、缓刑少年及家长和家庭教育等群体开展“萱草书舍”项目、“让爱回家”项目、家长课堂、回访帮教课堂和家长培训公益课堂等,从源头上遏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产生。“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项目荣获“临沂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聚焦“三治”融合新理念,探寻解纷路径“最优解”

郯城县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强化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解纷手段,启动“村居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程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其一,村规民约“解微事”。村规民约在化解民间纠纷、和谐农村关系、规范乡土秩序、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月20日,村支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组织开展“有事大家谈”活动,集体讨论本月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简单的矛盾纠纷大都可以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和德高望重人员的劝导得以圆满化解。

其二,法律服务团“解难事”。全面推行“法官+巷长”解纷工作,打造“郯和融异”调解品牌。各乡镇对辖区内自然村按照每巷15—20户实行“划巷而治”,吸纳整合党员、网格员、“五老乡贤”等人担任巷长,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实时掌握风险隐患。郯城县法院7处人民法庭与辖区内巷长全面对接,加强对巷长的培训指导和工作衔接,制发“法官+巷长”联系卡,联合调解员、片区民警、法律顾问等组建法律服务团,合力推进解纷工作。

其三,吹哨报到“解怨事”。根据乡镇上报或职能部门委托调处的疑难复杂案件,县“一站式”矛调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关于建立健全“1+3+N”解纷联盟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专题研究、专班推进,分析矛盾纠纷隐患、信访稳定情况等,严格落实受理评估、分流交办、分级调处、限期办理、跟踪督办、结果反馈、回访评价等流程,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处理。(作者王中华,山东郯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