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浦首创区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蓬勃发展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近期,杨浦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开发了“知产有数”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平台,向全区约2000家企业免费提供数据服务。上理工科技园一位负责人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平台简便又好用,帮助园区动态掌握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通过平台预警功能,园区及时提醒5家企业商标续展,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事先了解过提供类似服务的市场化平台,初始投资至少要30万元左右,每年维护费用还要建设费用的20%到30%,建设周期至少半年,“而杨浦知识产权公服中心提供的平台目前是免费的,界面简单,该有的功能都有,‘零成本’地提升了园区的管理效率。”

2023年,杨浦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与上海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数据情报中心,以共建模式设立了上海市首家区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杨浦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旨在为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杨浦的科技园区很多,我们发现,科技企业常遇到知识产权问题却缺乏专业团队的帮助。有时候,他们其实不清楚自己当下最需要的是哪些知识产权服务,与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存在信息差。结果可能花了高昂的费用,做出来的成果却并非全是自己所要的。”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说。

他介绍,为了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普惠可及,杨浦区知识产权局就将公服中心定位为杨浦区的“知识产权全科医生”,主动对接上海技术交易所、同济大学、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优势资源。作为杨浦区知识产权服务集大成者,中心还汇聚了多功能平台和多项服务功能,实现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全领域覆盖。无论是专利、商标管理,还是著作权保护,或是商业秘密监管和纠纷调解,中心都能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一站式、全链条服务闭环。

曾有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在PCT专利进入国家阶段时更换了代理机构,但后续专利出现了特殊情况,需要原代理机构协助处理部分环节。在中心的牵头沟通下,两家代理机构同意协同为企业服务——项目留在新机构,原机构义务提供服务。这次合作不仅确保了企业专利问题得以妥善处理,同时也体现了中心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专业水准与高效执行力。

“我们有丰富的科技园区管理服务经验,天然地理解科技园区的工作属性,了解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特性,能衔接好各方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做出最管用的功能,免费提供给园区。”公服中心主要运营负责人潘抒介绍,

中心自成立以来,跟随杨浦区知识产权局一对一服务创新主体60余家,服务次数80余次;协助大创智、上理工科技园、湾谷科技园、复旦科技园、千寻位置、易保网络、赫盾数等园区和企业成功申报市级各类试点、示范项目;针对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和知产调解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中心就商标注册流程和尼斯分类选择、外观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字体知识产权原理与侵权风险规避三个主题对园区服务团队开展专项培训。

2023年,杨浦区知识产权局在对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走访时了解到,园区一直想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及医工交叉方向实现突破,却苦于没有专业指导,难以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借助中心的专业资源,杨浦区知识产权局成功为园区匹配了专利导航领域的专家。专家通过详尽的专利分析,深入洞察市场趋势,为园区精准定位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了产、学、研联合向纵深发展。

“要做‘全科医生’,就要做到可及性——方便企业获得服务且成本很低、综合性——各种问题都可以来寻求帮助,搞不清是什么问题也能得到分析指点、协同性——公共服务解决基础问题,复杂事项和疑难杂症由我们做好衔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潘抒说,今年中心将推出一系列以服务券形式呈现的项目清单,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区域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生态蓬勃发展。

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仅是一个起点,“今年我们创新设立‘知汇Young’公共服务品牌,以品牌化的服务理念扩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知晓度和覆盖面,为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同时,我们正致力于构建以中心为基础的‘1+1+N’(1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1个服务窗口的枢纽,N个服务站点)杨浦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持续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覆盖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来源:杨浦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