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关村综保区来了——探访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北京日报

关注

中关村综保区主卡口

主卡口货运通道

主卡口智能通道

海关查验中心

海关查验中心及查验月台

海关查验中心内部

车辆进出区演示

海关查验中心内部

海关综合办公楼

“联合验收组同意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4月26日,在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验收评审会上,由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七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宣布验收结果,意味着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正式验收。

这不仅是中关村综保区未来实现封关运作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将为首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历时1198天 从设想到现实

中关村综保区位于海淀区温泉镇,西六环与北清路交会处东南侧,北临北清路,东临温阳路,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94.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6.35万平方米,地下28万平方米。

走进中关村综保区,主卡口“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几个大字牌匾极其醒目,10条通道宽敞整洁,其中涵盖8条货运通道、2条行政通道。进入主卡口,右侧为海关查验中心,左侧为库房,正对面为预计7月份竣工的创新研发主楼。

“请到5号月台接受查验。”实地验收过程中,联合验收组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观看了车辆动线视频回放、人员穿越报警测试、车辆进出区演示、园区内车辆动线轨迹及数字孪生技术展示等内容,车辆通过卡口后,就能听到园区通知,去往相关的查验月台接受查验。

不同于传统综保区的管理模式,中关村综保区依托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构建“电子围网+智能通道+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1”监管体系,采用隔离绿化灌木及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替代原有物理围网,以智能通道替代现行实体卡口,打造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不阻断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以高水平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以便利化通关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据了解,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和实验室空间,面积选择从100平方米至40000平方米,产业楼宇层高4.8—6米,部分楼宇甚至可达7米,二楼及以上楼层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除此之外,在研发服务方面,园区整合了办公、研发、中试、仓储及公共实验平台功能,企业可以在区内进行小试、中试,并完成环评和产品注册等流程。

“自2021年1月14日,海淀区首次提出设想;到2021年11月30日,被纳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到2022年7月5日,海淀区正式提出设立申请;再到2023年5月2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时至2024年4月26日,通过正式验收,历时1198天,从设想到成为现实,这一刻让人心潮澎湃。”中关村综保区通过正式验收后,区商务局副局长、区“两区”办专职副主任钟立庆对中关村综保区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如数家珍。很多人也跟他有同样的感受和体会。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前路漫漫,在海淀北部的一片土地上,高楼耸立,创新盛景醉人,从平地到高楼的奇迹,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痕迹,前路漫漫,愿这座城市永远繁荣,愿创新之力永续传承,中关村综保区的明天,必定灿烂辉煌。”

“四区”政策叠加优势凸显

“中关村综保区涵盖三方面创新,在业态准入方面,中关村综保区以‘保税研发’为核心功能,拓展高端设备的保税检测、保税维修等新型保税业态;在政策支持方面,依托‘四区’政策叠加优势,对标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持续开展制度创新压力测试;在监管模式方面,在全国首创构建‘电子围网+智能通道+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1’监管体系,加大释放中关村综保区对科技研发产业赋能潜力。”钟立庆说道。

作为全国首个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设立的、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自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之日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正式验收,充分展现了“中关村速度”。

中关村综保区地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设立中关村综保区,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保税区“四区”政策叠加的新交集,是探索研发型综合保税区建设的重要尝试,也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试点。

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综保区以中关村为名,将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作为自身的使命和动力,大胆试、勇敢闯,打造研发型智慧综合保税区新标杆。

中关村综保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拟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中关村综保区着眼打造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综合保税区和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自启动申建以来,不断加强项目引进工作,充分调动招商资源,持续精心培育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拟入区项目78个,其中已签约企业11个,标志性科创项目签约工作持续推进。

目前,中关村综保区涉及验收的海关综合办公楼、海关查验区、周界隔离设施和智能通道等已全面建成,首期1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创新研发主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机电安装,计划今年7月份竣工,致力于为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企业提供公共实验平台与信息服务中心。另外,中关村综保区二期产业空间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将创新打造研发单元模式,以半层(约2000平方米左右)为一个“研发标准间”,企业可按需租赁使用一个或多个“研发标准间”。

将尽快实现封关运营

“正式验收后,将尽快实现封关运营,发挥科创新平台赋能作用,降成本、提效率,助力地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服务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将依托中关村综保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优势,加快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生态;同时,将充分发挥中关村综保区平台作用,推动科技创新领域先行先试和制度型开放,催生一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钟立庆说。

未来,中关村综保区将持续精准对接和培育入区项目,整合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海淀区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效便捷利用国际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中关村综保区将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促进国内国际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探索依靠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新路径。

海淀区将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综保区创新特色和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四区”叠加的支点和带动作用,精心培育项目,发挥强链、补链、延链作用,助力促进海淀区科创产业提质发展,同时将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园区,立足海淀,持续优化通关全链条全流程,推进智慧监管模式创新,切实优化为企服务,打造便利全球研发创新的新平台,助力推动海淀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李洪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