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竞争格局下 再看如何做好整村授信

金融时报

关注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随着县域金融竞争格局的持续变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大银行下沉及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针对推动多年的整村授信工作,更要进一步将其完善和提升,把支农支小定位牢牢“扎”在县域乡村。

从过往整村授信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多通过与村两委合作(有的地区体现为双基共建或党建共建的方式),建立信用评定小组(小组构成人员一般包括村两委代表、网格员、村民代表以及银行自身驻村代表等),对全村村民进行信用评级打分,给予村民不同的授信额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地区把村民的评议结果和授信额度公示在村委会,有的会在村民的家门口挂上信用二维码,村民的授信额度完全公开透明。

上述做法看似做到了公开、公正、全面,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诸如没有注意保护村民的隐私权等问题),尤其是在各家金融机构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作为被授信方,部分村民并不完全理解这样的授信意味着什么,而且,由于是“被动”授信,用信动力不足,导致整村授信后的用信率普遍不高。基于这些问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推动整村授信工作时,需要从强调授信的覆盖面,到做深做实授信的“针对性、有效性”;从原来的以衡量共性需求为主,到差异化授信,满足村民的特色化金融需求;从原来采取单一依靠村两委、评议小组方式,到更直接、更有效地掌握需求主体行为特征;从对机构内部的增量考核,到过程性考核以及有效性指标衡量,从而让整村授信工作质量大幅提升。

一味强调授信“覆盖面”带来的问题就是,“撒芝麻盐”式的授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所谓人人授信的方式值得商榷,也就是说,无论村民是否有贷款需求,先给个基础额度,然后再逐步增信,这也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为了争夺客户,采取的一种跑马占地方式。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过于注重覆盖面的授信方式,往往导致村民真实有效需求的被忽略,换言之,在未获得村民真实有效需求的情况下,采取“背对背”打分方式得出的授信方案是否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均需要进一步求证。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部分机构重点放在额度的增量上,而忽略了扩面,这两种倾向都要尽量避免。

大银行下沉县域乡村,采取“掐尖”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整村授信把优质客户“挖走”,那么,剩下的所谓“不优质”客户往往得不到有效金融服务,这也就需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在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为长尾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坚持做小、做散,借助数字化技术支撑,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让信贷服务不仅体现在生产经营方面,也包括消费等金融需求的满足之上。

整村授信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金融机构基层员工去实施,这些基层员工与村民建立彼此的认知和信任,需要一个过程,并非短期可以实现,因此,要满足村民个性化金融需求,就要能够让基层员工有更多时间下乡进村,与村民高频次地交流,这就需要处理好与银行轮岗制产生的冲突问题。同时,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不可或缺,否则,基层支行的员工不能够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也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走村串户。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往往“认人不认事”,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就是需要建立起村民在有金融需求时对相关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性”,从而满足村民的个性化金融需求。

近些年来,尽管农村地区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但很多村民对此的认知仍然不够清晰,究其原因还是在整村授信过程中,挖掘村民贷款需求的工作还不够到位,或者说,金融机构“单向”授信的方式,并不能让需求主体——村民对相关金融服务有明确的认知,要让更多村民充分融入到整村授信工作之中,要让其感知到整村授信与其息息相关,这种融入一定是村民主动的,而非被动参与。要让村民理解金融服务对其生产经营、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正面、积极的作用,逐步令其形成“缺资金、找银行”的思维习惯,持续提升村民的金融素养。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推动整村授信工作时,要给予基层支行和相关工作人员较好的支持,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放权”,要做好“尽职免责”,这样才能让整村授信的效果得以充分展现。农村金融机构不仅要给基层员工压力,还要给助力,要让基层工作人员放开手脚,挖掘村民的有效金融需求,要能够多开发定制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不要一味地营销已有产品,强推某些不一定适合村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当前,农信社改革正在进入加速通道,尤其是部分省联社改制统一法人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这对于农信机构服务好“三农”和小微将带来新的挑战。整村授信工作需要做深、做实,做到可持续、高质量,这也是支农支小、服务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需要延续“走千访万”的优良传统,深耕县域乡村,动态把握村民的金融需求,尊重经营主体的选择,让金融服务的正能量更好促进乡村发展,让整村授信工作真正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强劲动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