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蚌埠:产业革新激发“珠城”新活力

媒体滚动

关注

日前,记者跟随“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来到蚌埠市。近年来,蚌埠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同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培育新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良好营商环境为园区发展“加速”

“我们生产的智能机器人被广泛运用于搬运、包装、装配等行业,其中80%左右的技术由企业自主研发、独立生产,月均生产量在500台套左右。”安徽国芯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序明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于2023年落户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的安徽国芯人工智能公司是一家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电子元器件与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等制造的科技型企业。

“去年1月签约,9月就投产,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罗序明说道,“当地的招商政策好,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大,仅仅是房租和装修,政府就帮我们节省了1000多万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破除制约企业投资发展的堵点,可以让入驻园区的企业无后顾之忧。“县里各部门负责人随时联系都能得到回复。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审批手续,也有人提前告知,教我网上办理,都能一次性完成。”园区内的另一家企业——安徽聚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孙明强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区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落实南北合作共建相关政策,园区建设发展成绩显著。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实现了省外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16亿元,同比增长20.0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54亿元,同比增长25.67%;全区经营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90.18%;财政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0%;进出口总额467.31万元,同比增长43.7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

此外,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正深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生物新材料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自行车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激光产业园六大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10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已初步形成生物新材料产业群,光伏组件、AG显示玻璃原片、绿色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群以及自行车制造产业及汽配产业群。

智能化生产让“织造”变“智造”

在过去,传统纺织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纺织产业也正在经历不断转型。近日,记者走进华芳(五河)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一个个棉纱锭不断地在设备上制作完成,但车间内的纺织工人却“寥寥无几”。

位于蚌埠市五河县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园的华芳(五河)纺织有限公司,是华芳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五河投资的大型棉纺织项目,项目总投资29亿元。该公司将原棉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制成棉纱锭后打包销售。

其中,该公司投资4亿元进行的三期技术改造项目于2021年完工投产,建设智能化纱纺车间,全面提升生产工艺,新增产能8.2万锭,实现节能降耗,优质高产,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蚌埠市五河县陆续引进亿元以上纺织服装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51.7亿元。随着印染产业园污水固废综合处置中心项目落地,如今五河县纺织服装产业链得以完善,规模不断扩大、门类日益齐全、产品类型更加丰富,产业集聚效应日渐明显。

其中,以华芳纺织、华运毛纺、丽伟纺织等为代表的棉纺、纺纱、织造企业,已形成年产40万锭棉纱、4万锭毛纺、28亿米化纤布、4000万套各类服饰、1.5亿套家纺生产能力。2021年,该县入选“安徽省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小蘑菇”也能带来“大发展”

走进安徽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在该公司种植基地的菇房内,工人们正不断将采摘好的蘑菇分拣装箱。

目前,该公司在南京、合肥、常州设立了一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又在周边邻近城市苏州、南通、绍兴、杭州、安庆等地设立二级代理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据了解,安徽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蚌埠市五河县城南工业区,是一家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其具有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核心技术和成熟的市场渠道,同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双孢蘑菇工厂化种植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的单产、品质和安全性整体达到先进水平。2023年,该公司年产双孢菇3.8万吨,产值3.4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围绕农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种植循环利用,既可减少大气、水质环境污染,又可变废为宝,为农民创收。项目年需麦草6万吨、鸡粪3万吨全部就地取材,为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出贡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积极的示范意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及绿色食品产业扶持政策,蚌埠市五河县成功引进新希望、众兴菌业、宏绿食品、可口可乐和蒙牛集团等知名度广、带动力强的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产业规模可达年产21万吨鲜奶、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年产5.6万吨肉制品、年产15万吨高端低温奶、年产4万吨食用菌等。 (本版部分图片由当地宣传部门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