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钥匙里的人情味儿

北京日报

关注

本报记者 陈强

地处通州老城的北苑街道,曾有这么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故事——后南仓小区甲9号院的30多户居民,非常放心地把钥匙交给传达室里一对热心肠的老夫妻看管,一管就是10来年!没有绝对的信任,这钥匙不可能交出去。来自外乡的老夫妻,跟居民们处得像一家人一样。

时光流转,这对老夫妻因为年岁大了,几年前卸任甲9号院“大管家”。传奇般的故事似乎已经落下帷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楼房越建越高、夜晚越来越亮、外乡人越来越多,人情味儿是不是更淡了呢?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北苑街道,依然有那么一群人,用小小的钥匙,续写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情谊。

“候鸟老人”启程前的托付

帅府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张静的办公桌有个小抽屉,里面存放了两串钥匙。钥匙的主人,都是社区居民。

其中一串钥匙,张静已经保管了好几年。故事要从2019年深秋讲起。毛先生老两口退休后,准备试试“候鸟式养老”:去海南过个冬天,等北京入夏了再回来。可是,启程前,老伴儿突然有些犹豫,“小区旧了,咱俩一走就是小半年,孩子们都在市里忙,万一家里漏水,咋办?”

一筹莫展之际,老两口想到了社区“热心肠”张静,“自打你来了社区,我们每天都能见着你……整个小区,我们最信任的就是你。小静,这钥匙可不可以托付给你?”张静闻言,愣住了,还没等反应过来,老两口已经把家里的备用钥匙摆在了办公桌上。

第一次攥着这一份烫手的信任,张静忐忑不安,隔三差五入户帮着喂鱼浇花,临出门还把地拖干净,生怕给人家踩脏了。到了供暖季,她更是天天都得进屋摸摸阀门,比自己家照看得还细致。直到转过年来,老两口儿回到北京,钥匙物归原主,她心里的这块石头方才落了地。

第二年深秋,这对“候鸟老人”再次启程前,依然选择把家托付给张静,“小静,等我们再回来,钥匙就甭还了。放你那儿,我们放心。”这串暂时保管的备用钥匙,从此开始变成了长期存放。

“小静,哪天来海南旅游,我们给你当导游啊!”“小静,给你看海边的风景,美不美?”“小静,我们这半年又练了几首歌,等回北京参加社区活动唱。”……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中,真情在北京与海南之间传递。

一把钥匙和半扇门的智慧

北苑乙55号院,去年改造完的大门有点特别,平时只开半扇,另外半扇锁着,居民开车出入,得先下车掏钥匙开锁。这不自找麻烦吗?老住户高方田倒不觉得,因为这把小钥匙,是大伙儿一起商议出来巧解停车难题的“民间土方儿”。

乙55号院是个1997年建成的老小区,就2栋楼总共200来户,属于老工厂家属院。小区位置没的说,往南走2分钟就到万达广场、5分钟就到地铁站,购物、乘车都挺方便,可高方田跟邻居们头几年还是有件烦心事——因为停车不收费,院里空间都被外面蹭停的车占着,垃圾清运车都进不来。

小钥匙背后的“民间土方儿”,就是为了把这些蹭停的车挡在外面。起初,大伙儿想得简单,给大门上锁,全体住户人手一把钥匙,外人甭想轻松进来。可仔细一琢磨,这不现实,不能为了解决停车难,就“一刀切”把自行车、外卖车、快递车和行人都影响了。后来,一位老党员提了个可行方案,“要不就安半扇门,不耽误走路、骑自行车,但是要进机动车,必须得拿钥匙开门。”

可是,这半扇门设计成多大尺寸呢?老高跟几位车主开着车反复试验,“这大门如果五五分,进门角度太急,长一点的车就不太好拐进去。”他们还用盒尺又量了量快递三轮车的宽度,“锁着的半扇门可以大一些,开着的那部分给快递车留出足够空间就行了。”

老高说,大伙儿围在一起设计半扇门尺寸的时候,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那个年代,工厂里有啥难事,各部门都一起想办法,可有人情味儿了。”如今,厂子虽然不在了,可人情味儿却随着这把小钥匙回归了。

半扇门顺利上了锁,社区给70多位车主发车证、钥匙,蹭停难题迎刃而解。居民们还在大门旁的应急箱里放了一把钥匙,万一赶上消防车、救护车,也不至于耽误时间。

“共享钥匙”为双职工解难题

在新城南街社区,一把“共享钥匙”让放了学、家长来不及照顾的孩子们有了看书、学习、玩耍的好去处。

给出“共享钥匙”的单位是运河书院,就在小区楼下。去年年底,新城南街社区利用书院活动室办起了“四点半课堂”,社区的双职工家庭都可以把孩子送到这里托管,不用花任何费用。

“四点半课堂”所在的活动室,过去是书院的会客厅。变身后,这间小屋布置得挺细致,桌椅都跟学校一样,高度可调;墙上贴的是孩子们的画作,墙角还做了软包。“古筝、书法、绘画、国际象棋课全都有,每天不重样。”运河书院的负责人杨建英说。

新城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郭晨旭的一项调查,是“共享钥匙”的开端。他今年37岁,爱人也是社区工作者,夫妻俩都特忙,家里的两个小孩只能让老人帮着带。经过走访统计,郭晨旭发现社区里光小学生就有400多位,很多家长都是“新通州人”,父母从外地专程跑到人生地不熟的通州帮着带娃,很是辛苦。

“杨姐,您是过来人,咱能不能一起帮帮这些居民?”郭晨旭找到了杨建英,二人一拍即合,社区利用书院的活动空间,办起了“四点半课堂”。

杨建英是通州本地人。“小时候,我爸妈上班忙,经常是邻居大妈把我接走,在她家写作业、吃晚饭。直到现在,过年过节我都要拎着礼物去看看邻居大妈呢。”她说,运河书院要把通州老城浓浓的人情味儿传递给更多人。

寻味者说

笔者出生在北京,上学、工作、成家,都没离开这座城市。20多年前,爷爷深夜突发急症,溘然长逝,晚辈们哭得像个泪人,乱了方寸,是邻居一位大爷,帮着联系殡仪馆、料理后事,还给老人穿上了寿衣。当时,笔者年仅6岁。现在想来,这邻里间的人情味儿,真的可以称得上人性中最为温情的一面。

多年后,已经20多岁的笔者走上工作岗位,在京郊乡村,听闻了一件发生在1978年的故事——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石志利,中学毕业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眼看着就要失学了。夜已深,窗外下着鹅毛大雪,村里的老书记敲开了石家破旧的院门,手里捧着一大把零钱,“孩子,这是乡亲们的一份心!”顾不上把人往屋里领,16岁的石志利在大雪中哭了出来,皱皱巴巴的钱,就像一团火,要把这漫天冰雪融化。

人情味,是一个十分抽象又微妙的词语,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诠释。眼下,通州已经进入副中心时代,似乎一切都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往后人情味儿会越来越淡吗?如果您走进这里的村庄社区、街道楼宇、寻常巷陌,就不难发现,搭把手、帮个忙、指条路、支一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仍延续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这也恰恰体现了通州老城的精神底色。

一串串钥匙的背后,值得我们思考、延续的东西还有很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