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健林退出,中国儒意接盘万达电影后,质押一半所持股份

澎湃新闻

关注

4月19日,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002739.SZ)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公告显示,万达电影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于4月18日将其所持有的2.22亿股股份质押,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20%,质权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支行。截至当日,北京万达投资合计持有4.36亿股万达电影股份,累计质押2.22亿股;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20%,占该股东持股数的51.00%。

柯利明控制的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0136.HK)已经拿下北京万达投资全部股权,也宣告着王健林的彻底退出。

此前的4月16日,万达电影公告,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王健林向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其分别持有的北京万达投资20%股权和1.2%股权已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儒意投资持有万达投资51%股权,柯利明为儒意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同时柯利明通过其全资企业间接持有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儒意总股本16.34%的股份,中国儒意通过协议控制的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持有北京万达投资49%股权。因此,柯利明通过万达投资间接控制万达电影2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早在2023年7月,中国儒意就以22.62亿元的对价接手了王健林转让的北京万达投资49%股权。

2023年12月12日,万达文化集团、北京珩润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及王健林与儒意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分别将其持有的万达电影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20%、29.8%和1.2%股权(合计持有万达投资51%股权)转让予儒意投资,转让价款共计21.55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柯利明。

今年1月12日,北京珩润向儒意投资转让其持有的万达投资29.8%股权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在此次股权完成变更手续后,万达电影于1月19日宣布了新任的董事长、总裁。当日万达电影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选举陈曦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至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

资料显示,陈曦,1982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学士学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2012年创办影艺通传媒,2015年起历任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儒意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在儒意任职期间,投资制作了《热烈》《保你平安》《独行月球》和《你好,李焕英》等高票房热门影片。

对于新股东掌管万达电影之后的发展,万达电影此前表示,一方面是在内容制作端的赋能,公司会制定3-5年的发展计划,今年也会陆续看到一些作品。万达电影未来会把重点放在发行端,包括分线发行以及院线阵地的营销和宣传端等。

2023年,万达电影国内影院实现票房75.6亿元(不含服务费),恢复至2019年的96.4%;观影人次1.86亿,恢复至2019年的92.7%,累计市场份额16.7%,其中直营影院市场份额较2019年增长两个百分点,单银幕产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与此同时,公司下属澳大利亚院线2023年实现票房收入约14.01亿元,同比增长13%,观影人次1615万,同比增长5.5%,经营业绩保持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达电影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905家、7546块银幕,市场份额16.7%,其中直营影院709家、6156块银幕。万达电影表示,目前电影行业正在快速恢复,今年也会和市场优质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合作开业直营影院,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以多种方式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目标是将市场份额提升至20%以上。

万达电影称,目前公司参与出品待开机的项目超15个,争取以后各大重点档期都有万达电影投资的影片上线。

【经济日报金观平:促进信贷资金畅达小微企业】一系列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压减中间环节,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较难被获取、信用风险等级较难被判断,这为一些中介机构、中间环节提供了生存空间,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就是要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实实在在降低企业财务负担。数据显示,目前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66%。根据金融管理部门部署,接下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为确保政策落地稳、见效快,金融机构要加强前瞻性预判,坚持“一业一策”,立足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尤其要统筹分析企业的短期困难与长期发展前景,让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感受到政策温度,让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够获得高效直达资金。

【去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平稳增长 行业间位次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平稳增长。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110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行业间工资水平位次总体稳定。分行业门类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水平前三位的行业仍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从位次变化情况看,19个行业门类中非私营单位12个行业,私营单位10个行业年平均工资的位次与上年相同。(经济日报)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债券——债市“科技板”助力科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迅速响应,推动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亮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发行人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表示,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金观平:促进信贷资金畅达小微企业】一系列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压减中间环节,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较难被获取、信用风险等级较难被判断,这为一些中介机构、中间环节提供了生存空间,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就是要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实实在在降低企业财务负担。数据显示,目前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66%。根据金融管理部门部署,接下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为确保政策落地稳、见效快,金融机构要加强前瞻性预判,坚持“一业一策”,立足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尤其要统筹分析企业的短期困难与长期发展前景,让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感受到政策温度,让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够获得高效直达资金。

【去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平稳增长 行业间位次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平稳增长。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110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行业间工资水平位次总体稳定。分行业门类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水平前三位的行业仍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从位次变化情况看,19个行业门类中非私营单位12个行业,私营单位10个行业年平均工资的位次与上年相同。(经济日报)

热门评论

用户6804174954 4
为减持做的事情!真黑!
山东济宁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