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米SU7保费比肩50万级别燃油车或成往事 新能源车险首次费改在即

界面新闻

关注

记者 | 吕文琦

2024年开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战正酣,小米SU7的发布让市场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到了新高点。然而,小米SU7比肩50万豪车的保费,以及部分车主面临的续保难问题,又让消费者头痛不已。

4月19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为促进新能源车险降本增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业内认为,伴随着自主定价系数按照[0.5-1.5]执行,驾驶行为良好的新能源车主将迎来保费的下调,网约车频被拒保、险企承保亏损等行业“老大难”问题将得到解决。

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和燃油车一致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向燃油车看齐,按照[0.5-1.5]执行,旨在提升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和调整的常态化机制。支持行业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定期测算并适时调整新能源商业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优化新车型的定价标准,提升定价精准度。

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另外,推动行业研究建立高风险车辆兜底保障机制,有效解决部分车辆投保难问题,实现愿保尽保。据了解,保交所正在和监管讨论方案,研究设置行业机制,为高风险新能源车提供兜底保障,从而改善保险公司承保意愿。

中金公司研究部保险科技行业研究负责人毛晴晴表示,此前由于自主定价系数受限,很多用于经营网约车业务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公司无法给予其跟风险相当的保费水平,自主定价系数放宽将降低家用新能源车的保费,抬升营运车辆的保费。

在毛晴晴看来,明确承保新能源网约车,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解决投保难题,或意在通过产品组合改善兼职网约车保费的定价精准度。

车车科技CEO张磊向界面新闻解释, “基础”可以理解为涵盖车辆的基本保险保障,如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等,为车主提供基本的保障服务。而“变动”则根据车主的具体需求和车辆使用情况,提供额外附加险产品

至于网约车保费是否会上涨,张磊认为,如果针对网约车司机的特定风险进行合理定价,保费会上涨;如果保险公司降低了整体风险水平,那么保费也可能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据界面新闻此前了解,保险公司对于营运性质新能源商用车拒保概率不断增加,拒保的主要原因在于非营运性质的新能源商用车出险率也较高,对于随之而来的高昂保费,运营机构难以承受。比如比亚迪秦车型,保险机构因难以区分是否为营运性质,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续保难问题

一般情况下,按照购买非营运性质车辆保险(交强+商业险)费用在5200元/年;如果按照营运车辆投保,保费则直接翻倍。

险企跟上新能源车技术进步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国信证券的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975万辆,2023-2025年均复合增速为18%。

在新能源汽车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保险公司跟上新兴技术发展的速度仍显缓慢,对一些风险的认知存在不足。

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行业开展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安全指数等研究,定期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加强跨行业交流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提供建议参考,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

提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数智化水平,鼓励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对新能源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探索新能源汽车风险减量服务创新。鼓励行业经营主体以风险减量管理为切入点,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在电池检测、充电桩服务、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设备安装、车队托管和安全驾驶服务等方面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加快健全新能源车险业务生态。

对于实施时间和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各监管局应根据辖区内车险市场情况,稳妥确定辖区内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实施时间和自主定价系数的回溯监管标准,并向金融监管总局备案,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

各监管局要积极主动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各财产保险公司合理设定各地区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均值和手续费率上限,并持续做好市场监测,确保辖区市场平稳运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