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苏消有话讲 | 手机号注销后的烦恼与风险怎么破?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注

转自:江苏省消保委

“请问您是XXX女士吗?”

“不好意思,刚没听清,您是哪位?”

“我们是AAA税务局的,经查询,BBB公司的财务联系方式是这个号码……”

至此,苏消保不得不无情打断对方的话语,“不好意思你们打错了,这个号码之前被注销过,我现在是这个号码的新使用者。”

这样类似的对话已经进行好多次了,对方不仅是税务局,还有可能是合作的渠道商、快递物流公司等,真的有点子无奈,毕竟苏消保使用这个号码已经七八年了,但仍会接到上任号码主的工作圈子电话。

为了这事苏消保还专门致电运营商客服询问怎么解决,运营商答复说手机号即使被注销投入号码池重新分配使用,但上任号码主如果没有主动解除名下的互联网应用绑定,就会出现这种情形。目前,运营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现在,手机号注销带来的问题终于被关注到了!虽然是苏消保上述烦恼的另一面,手机号注销再重新使用不仅让下任号码主有着被陌生电话打扰的烦恼,原来也给上任号码主带来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安全等风险隐患。

近日,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

等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网友们纷纷留言发声,

比如👇

手机号码实名制让消费者-运营商-平台实现了网络实名制闭环,个人的许多重要信息也被“网罗其中”。现如今无论是线上的各类互联网App登录使用还是线下的业务事项办理,“手机号+验证码”成为简便的实名认证手段之一。尤其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每个人手机号绑定的程序应用、注册网址甚至多达十几个,当用户注销手机号码之后,一些不常用的平台、App忘记注销解绑也是常有之事。在此情况下,一方面下任号码主会遭遇一些陌生不相干的电话困扰,对于这种情形却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该手机号码被投入号码池重新使用时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因为运营商无权一键清除之前用户所绑定的各类程序应用,下任号码主很有可能利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相关平台应用,上任号码主的个人信息就相当于在“裸奔”,埋下风险安全隐患。

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强实名政策

已经是大势所趋,

手机号登录验证成了其中的关键一环。

但因生活或工作需要,

更换手机号也是较为常见。

在个人信息保护、

财产风险防范、

避免给他人造成困扰上,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

👇

首先是国家相关部门开发并完善手机号码在互联网企业注册的账号数量的相关查询渠道。目前工信部已经推出“一证通查”服务,可以查询手机号绑定的互联网账号,不过只限于一些常见常用的App,如微信、QQ、淘宝、微博、支付宝等,后期希望继续扩大可查询的互联网企业范围,便于消费者一键清楚知晓。

其次是运营商方面,建议在消费者注销手机号码时主动明确告知号码将会进行二次投放使用,提醒用户在冷冻期内及时将号码绑定的程序应用逐一解绑。

最后是消费者方面,个人是自身信息安全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国家部门推出的渠道查询还是运营商的提醒告知,作为外部举措,作用终归是有限的,还是有赖于个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消费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机登录认证行为亦或是在注销手机号之前主动去解除手机号应用绑定,只有这样方能实现“一劳永逸”。

作者:糖糖(江苏省消保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