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建立野生稻保护机制

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4月11日消息(记者 易帆)4月11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海南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主办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推进会在海口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南将建立野生稻保护机制,保护好珍贵的野生稻资源,为野生稻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4月11日,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推进会在海口召开。记者 郑光平 摄

4月11日,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推进会在海口召开。记者 郑光平 摄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为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同时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也为外来入侵物种的栖息创造了天然的优势环境。随着自贸港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海南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性加强,防控压力持续提升。
会议当天,与会人员在澄迈县就重大危害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现场交流,对薇甘菊的形态特征、入侵过程、主要危害等进行了讲解,并展示对其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基于无人机的检测技术等科研进展,与会人员现场演示观摩了薇甘菊物理清除、生物防治、替代种植等综合防控技术。

与会人员在澄迈县就重大危害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进行现场交流。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近年来海南制定了农业领域生物安全防控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了包括10个省直单位在内的省级农业领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做好农业领域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在防控技术上,海南突破多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例如针对多地水葫芦生长蔓延迅速的现状,海南采取植保无人机喷施石蜡油溶剂的方式进行防治,有效抑制了水葫芦的发生,目前该项防治技术已申请专利。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还将建立野生稻保护机制。去年以来,海南农业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了重点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工作,初步摸清了农业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生态学特征、植物学特征,为农业野生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正在编制海南野生稻原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保护好珍贵的野生稻资源。

与会人员现场进行交流。记者 郑光平 摄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贯彻本次培训班的有关要求,继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完成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实施农业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开展科普宣传,尽快完成野生稻保护规划。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梁嘉颖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