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600837)点评:投资扭亏转盈 信用及减值损失拖累业绩

申万宏源研究

关注

事件:海通证券披露2023 年年报,业绩落入业绩快报公布区间。公司2023 实现营收229.5亿元/yoy-11.5% ; 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yoy-85% 。4Q23 单季营收3.8 亿元/yoy-95%/qoq-93% ; 单季归母净利润-33.5 亿元/yoy-814%/qoq-730% 。期末ROE0.61%/yoy-3.38pct。

收入拆分:投资收益扭亏转盈,信用业务为主营收最大拖累。2023 年公司实现主营收141.2亿元/yoy-18%。具体业务线收入/yoy 如下:经纪38.3 亿/-18%、投行34.2 亿/-18%、资管19.1 亿/-15%、净利息40.9 亿/-34%、净投资收益1.4 亿/扭亏、长股投5.4 亿/-31%。

收入占比如下:净利息29%、经纪27%、投行24%、资管14%、长股投4%、净投资收益1%(剔除其他手续费收入)。从业绩贡献看,投资收益在低基数下正向拉动主营收9.3pct,信用业务负向拉动主营收12.4pct。

业绩归因:4Q23 单季营收同环比均大幅下滑、4Q23 归母净利润降幅显著高于营收主因:

1)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4Q23 投资收益净收入亏损33.2 亿元;2)低基数下信用减值计提20.1 亿元/yoy+65%/qoq+596%,主要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新开客户资产规模同比高增,代理买卖证券业务随市下行。根据年报,1)财富管理:2023年公司新开客户数量110 万户,新开客户资产2592 亿元/同比+31%。期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1,809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2%,托管客户资产规模3.0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0%。2)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受市场交投活跃下滑影响,2023 公司股基成交额16 万亿/yoy-6.2%,市占率3.32%/yoy-12bps,公司积极实施降费让利政策,23 年经纪业务佣金率2.02bps/yoy-0.26bps。3)金融产品代销:23 年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1298 亿/yoy+12.4%,实现代销收入2.5 亿元/贡献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8%。

海富通基金非货AUM 较年初增长,富国基金AUM 行业地位稳固。根据年报,利润贡献:

海通证券大资管合计贡献利润9.8 亿元/yoy-20%。公募AUM:根据Wind 数据,23 年末海富通基金非货基AUM1025 亿元/yoy+10%;富国基金非货基AUM5711 亿元/较年初-2%,排名行业第5。

股权投行逆势增长,关注海通投行执业质量。根据Wind 数据,股权融资:2023 年公司实现IPO 承销466 亿元/yoy+30%(行业yoy-31%),IPO 市占率13%/行业排名仅次于中信证券,其中海通证券在科创板领域承销规模达380 亿元/排名行业第1;2023 年公司再融资承销210 亿元/yoy+38%(行业yoy-37%),行业排名第5;债务融资:2023年公司债承规模4847 亿元/yoy+48%( 行业yoy+26%),行业排名第6。关注海通投行执业质量:海通证券2023 年至今主动撤回IPO 项目29 单/行业第4,撤回率达22.83%;2024 年1 月海通分别收到深交所及上交所监管函(均为IPO 保荐业务内控问题)。

投资分析意见: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选取净资产规模与海通证券相近的上市券商作为可比公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根据Wind 一致预测,平均2024E BPS 为14.67 元/股,可比券商2024E PB 均值为0.86 倍。考虑到海通证券2023 年轻资产业务均承压(轻资产业务占比营收66%),且减值损失同比大幅提升拖累利润;但同时报告期内海通证券完成对国际子公司私有化工作,未来跨境协同可期;公司于2023 年8 月-11 月回购后(回购4,151 万股/回购金额超4.14 亿元),24 年1 月公告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3-6 亿(含)),彰显公司对自身稳健发展信心。综合考虑下我们给予海通证券对标券商24E 平均PB 10%折价(0.77 倍),对应目标价为9.82 元/股,较2024/3/28 收盘价上涨空间为13%,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4-26E 归母净利润41.5、53.3、72.3 亿(原预测24-25E 89.7、107.6 亿),同比分别+311.5%、28.5%、35.6%。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股基成交活跃度大幅下降;居民资金入市进程放缓;2024/1/8,深交所发布关于对海通证券的监管函(因保荐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IPO 存在违规行为);2024/1/29,上交所公布关于对海通证券及有关责任人采取监管措施的决定(IPO 保荐业务履职尽责明显不到位、投行质控内核部门未识别项目重大风险及对尽职调查把关不审慎等缺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