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向前一步“破圈”联动 打通链条——气象部门探索科技成果科普转化新路径

中国气象局

关注

气温回升,草木逐渐繁盛。每年3月份,气象部门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气象通常被视为一个兼具专业性和亲民性的领域,一方面需要通过科研探索不断提升监测预报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气象又具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天然优势。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打通“科研—科普”链条,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近年来,气象部门在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成果突出。

让“高大上”的前沿研究向公众迈近一步

青藏高原,对气象乃至地球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一座“科学高地”,有着丰富的气象资源和数据,存在着太多待解难题。多年来,站在世界之巅,我国气象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也产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如何让巍巍高原离公众不再“遥远”?这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推动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过程中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既然不容易让人们“登上高原”,不如让高原与气象向公众走近一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推动建设了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科普展厅,并于2020年入选第七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青藏高原“亚洲水塔”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圈层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系统模型、青藏高原无人机人工增雨(雪)试验模型、极地超低温自动气象站等一系列科普展品在这里展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气象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是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现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原生动力。近年来,聚焦地球数值预报模式、气候预测评估及服务、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等气象关键领域,气象部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而打通“科研—科普”链条,更主动地走进百姓中间,让人们主动拥抱气象科技成果,反过来也对科技创新有所助益。

在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基于科技研发成果——人工冰晶模拟系统,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制作了科普实验视频《冰与水的“争夺”——揭秘“贝吉龙过程”》,模拟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人工增雨,是想增就能增的吗?》《揭秘人工增雨的关键环节》等一系列科普短视频,不仅有助于消除公众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误解和疑虑,还有效促进了社会各界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关注。

让科研成果与贴心服务一同“飞入”百姓家

每到春暖花开,尽管景色宜人,却有相当一部分公众饱受花粉过敏之苦。这与气象密切相关,多地气象部门也正在攻关相关难题。

从2022年开始,内蒙古气象部门就依托“内蒙古地区气传花粉气象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每年3月至4月和7月至9月,逐日制作花粉浓度监测预报科普产品。在推进科研的同时,自治区气象部门也注重对科技成果进行科普转化,联合自治区人民医院录制科普解读视频,提醒易过敏人群做好防护。

去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出现“雷暴哮喘”,引发广泛关注。针对“雷暴哮喘”这个比较陌生的名词,自治区气象部门连发《敲警钟!雷暴天气+花粉过敏=雷暴哮喘?》等科普产品,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被多家主流媒体引用。“很及时!”“很贴心,谢谢!”在内蒙古天气微信公众号中,人们纷纷留言。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气象的“一日不可或缺”作用进一步凸显。气象服务不仅事关粮食丰收、能源供应、交通畅通等,也延伸到蓬勃兴起的医疗卫生、旅游、康养等重点产业。科普也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影响到更多的人。

在气象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天津气象部门以脑卒中为突破口,创新“气象+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不仅完成低温寒潮和夏季高温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技术研发,形成《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规范》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发布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并开展跟随式气象科普宣传,确保公众“用得明白”。

天津气象部门跨界联合制作推出的《新闻大求真|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是什么?》《健康中国行动——“医疗+气象”跨界融合科技创新健康气象助力健康天津》等多个科普视频不断“破圈”传播,不仅扩大了影响力,更是有效守护了公众健康。

站在公众的角度寻找跨界“破圈”的“交集”

如何把一篇论文、一项技术、一个科研成果转化为有趣,有效的科普作品?各地气象部门正探索不同路径。

河北省气象部门作出尝试——利用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成果,创作出《雪花与冬奥》《“泛在+智能”感知 让灾害无所遁形》等作品参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依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对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及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成果,制作发布《平平安安的天气笔记》系列科普长图作品;基于气象科普皮影研发项目成果,联合唐山市气象局,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为载体,创作科普视频《不听话的冯老七》等。

联通协调科研成果的产出者、科学精神的传承者与科学技术的传播者至关重要。宁夏气象部门推动建立“科研+科普”协同发展机制,统筹协调生产者、传承者与传播者共同创作精品化、亲民化、有深度、有内涵的气象科普作品,推动科普专业化。同时,加强与宁夏科协等科普主流力量的沟通合作,“借船出海”,扩大气象科技成果科普覆盖面,提升影响力。根据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银川都市圈臭氧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等科研成果,创编科普新媒体作品,让气象科技成果变身大家用得上的“活”知识。

如何形成“科技成果-科普化-社会影响-社会需求-科技成果”的良性循环?上海气象部门这样探索——对内,通过设立“科普成果奖”,在科研项目设置科普指标等方式,将科普工作融入气象科技创新,提升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科普化工作的内驱力。对外,通过部门合作、社会合作打造科技成果科普化平台,连续五年承担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组织开展气象科普集市等系列活动;与宣传、文旅、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教育等部门合作,建立科普合作载体;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七宝中学教育集团共同建立气象科创基地,创立青少年气象科创人才培育科普公益项目,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提升科技成果科普化影响力。

更多的人才资源被激活,从科研到科普的桥梁逐渐建立,这需要所有相关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2023年,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承担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气象科技成果科普化研发”,围绕科技成果科普化产品创作、协作机制展开探索,建立了科研人员与科普工作者从选题、文案创作到视频制作全流程协作的创作流程。2023年,气象科普专家库完成首批463名专家入库工作。目前,科普进一步融入气象业务服务链条,面对公众关切、重大天气过程,气象专家、科研及业务人员走到台前,运用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已成为常态。(任珂、王晓凡、牛彦元、王祯晗、雒璇、李磊、马洵、张娜、成海民、王晓霞、杜怡心、宋嘉尧、刘聪、杨瑾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赵晓妮 张洁 责任编辑:张林

加载中...